12月12日看盘必读:经济增长加速赶底 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财新网   更新时间:2011/12/12 9:52:59  

  傅峙峰

  1.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提出: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保障在建续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强对企业投资的引导和规范;口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措辞说明明年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除非经济下滑超预期,否则难以再现2008年式的大逆转,但预计会有结构性的放松,根据会议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在建重点项目、促进内需、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措辞依然强硬,暂时还看不到政策转向的迹象。

  2.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CPI同比上涨4.2%,PPI同比上涨2.7%;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2.4%;前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3%。

  点评:11月份CPI走势基本符合市场预期,PPI涨幅明显回落。PPI增速跌势领先于CPI,工业增加值连续回落,配合早前公布的PMI走势,说明工业企业生产步入萎缩阶段,中国经济开始加速赶底。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前10月回落,主要是受到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萎缩影响。消费总体保持稳健走势,必须消费品增长最为稳定。

  3. 财新网报道,中国海关总署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中国出口17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口1599.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1%,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低于10月2.1个和6.6个百分点。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45.2亿美元,同比收窄34.9%。

  点评:11月份进出口数据略高于预期,但都低于10月份数据,继续显示外需萎缩。贸易顺差继续回落,外需疲弱甚于内需,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

  4. 《中国证券报》报道,ETF融资融券开闸后的首周,投资者做多欲望较强。新入围融资融券业务标的的上交所四只ETF和深交所三只ETF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两市ETF融资余额高达7283.32万元,融券余量为189.8万股,做多者持仓量远超做空者。

  点评:融资余额远超融券余额并不一定代表市场积极看涨,主要还是投资者习惯和融券难度等原因。自融资融券试点以来,融资余额一直远超融券余额的。

  5. 中广网报道,有数据显示,因3分钱电价上涨,预计在2012年将给火电企业新增约1224亿元的收入,相反却给整个工业新增了约900亿元的用电成本,而受到冲击最大的莫过耗电大户电解铝行业。业内表示,铝业面临洗牌。

  点评:电价上涨对高耗能产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电解铝行业势必需要转嫁成本,若转嫁不畅则面临淘汰,其他行业都如此境遇。另外明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较大,预计还是有很多企业会遭遇限电。如果高耗能产业因此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中长期来看反倒是有利于行业龙头的发展扩张。

  6. 新华网报道,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9日在欧盟峰会闭幕式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首脑们在此次峰会上虽然未能实现其首选方案,即全面修约,但峰会的成果仍令人鼓舞。此次峰会最受瞩目的结果就是欧盟23个国家(欧元区17国加6个非欧元区国家)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即新的财政协议,以强化财政纪律。

  点评:英国的抵制使峰会原先希望的所有成员国全面修约未能达成,除此之外,欧元救助基金上限调高的建议也被德国反对。这一峰会的成果是23国达成修约意向,未来还有许多工作和细节要做,时间和过程都可能产生变数。上周五欧美股市借此机会全满反弹。

  综合评论

  在中国11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A股市场可能会面临一定压力。首先是数据继续确认经济增速放缓,而CPI和PPI走势显示经济加速赶底,虽然这增加了政策向保增长倾斜的空间,但在基本面和政策效用之间有时间差,而短期市场情绪低落对中长期政策预期反应较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并没有给市场太多惊喜,2008年式的政策转向预计难以见到,房地产调控基调未变,市场最纠结的问题都没有解除。欧洲事态有所前进,只是经过早前反复的经验,A股或对此并不敏感。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Horatio.fu#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