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收评:三大利空齐袭致跳水 A股已经和崩盘没有两样

作者:万兵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更新时间:2011/9/1 15:55:22  

  高企物价等拐点 宏调明确不转向

  8月CPI现回落预期

  重华

  预期中的CPI拐点迟迟未来,接连发生的一些日用品调价正在干扰着市场的判断。

  国家发改委预计,价格总水平仍可能高位运行,国内外综合因素增加了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难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7月涨幅更是达到创37个月新高的6.5%。而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预期控制目标是在4%左右。

  9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文章,其中明确,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尽管8月份的CPI涨幅可能还在高位,但很多分析师相信,这一指标可能会在6.5%的基础上有所回落。

  市场苦苦等候的价格拐点或许正在临近。

  物价仍可能高企

  虽然物价形势相较上半年有所缓和,但发改委认为,价格总水平仍可能高位运行。

  8月29日,发改委网站上刊发的《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认为,从趋势看,输入性通胀影响没有明显减弱,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都可能增强通胀预期,增加了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难度。

  当前物价调控中有利的因素在于,夏粮和早稻先后获得丰收,且粮食收购价格保持平稳,给全年调控物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去年下半年物价开始抬高,相对应地给予今年物价一个高基期,使得翘尾因素在今年年末逐渐降低,有利于全年物价在下半年增速回调。

  然而,物价中不确定的因素是,新的涨价因素和事件仍不断出现,物价调控的不确定性仍存在。

  发改委在文中提到了粮食和生猪这两大影响食品价格的因素。发改委认为,尽管夏粮、早稻获得丰收,但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目前正值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后期还存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稳定秋粮生产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近几个月生猪存栏量虽有所回升,但总体水平还不高。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企业所积聚的成本压力需要释放,这也会给物价高位运行形成支撑。

  例如,近来一些食用油品牌涨价的消息见诸媒体,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事实上,在上半年物价调控的关键时期,联合利华因散布涨价信息被罚款200万元。

  而在8月初,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说,有关发展改革委已批准益海公司食用油涨价申请,食用油限价令终结的说法没有事实根据。食用油属于市场调节价格商品,由企业自主定价,并无"限价令"一说,更谈不上批准涨价申请。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7月工业企业利润显示,成本上升已经压缩了企业利润增长。鉴于目前利润下滑还没有导致企业工业增加值回落,企业利润率回调还在平稳范围之内。

  而在物价上下游传递不力的情况下,企业自身对于是否调价颇为斟酌。

  中信建投宏观经济分析师胡艳妮对记者表示,数家企业调价事件正好是物价环比涨幅较高的时候发生,但应该并不代表一般性的情况。

  胡艳妮认为,前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确实给予企业很大的成本压力,但随着国际油价等大宗产品价格回落,成本压力和提价需求已经有所减轻,企业利润在一个惯性下滑之后,会逐步有所反弹。

  8月物价走向如何?

  价格拐点何时到来?

  交通银行发布的8月宏观数据预测报告认为,CPI三季度同比涨幅形成拐点,初步判断8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6.0%左右,9月份会继续回落。

  胡艳妮认为,8月份的CPI可能在6.2%~6.3%左右,10月起物价涨幅回落会更为明显。

  而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8月份CPI增长6.1%。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预测则达到更低的6%。

  鲁政委表示,8月翘尾与上月相比下降约0.6个百分点。在新涨价因素方面,农业部所公布的8月份每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日度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日度指数显示,价格指数已经从8月下半旬开始触顶回落,特别是猪肉价格涨幅明显放缓。

  从翘尾因素看,8~12月份翘尾因素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月均下降0.66个百分点。

  8月10日,发改委网站刊发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谈价格形势的文章,其中强调,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分别在2003~2004年、2007~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周期分别为27和24个月。

  该负责人表示,到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价格运行已经接近拐点,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抑物价稳增长不偏废

  《求是》杂志发表的温家宝的文章名为《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指出,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同时,必须根据形势变化,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胡艳妮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当前政府的表态看,今年应该不会放松调控,总体上政策还处于偏紧的状态,不排除会出现不对称加息的可能。

  野村证券则相信,中国已经表示根据外部局势的发展要提高政策的灵活性,预期今年不会再加息,如果外部局势恶化,应该会出台财政刺激政策,这次会更侧重消费。(第一财经日报)

  温家宝总理透露重要信号 A股影响

  周三,是8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大盘以红十字星收盘,但月K线则双双收中阴线。

  沪综指开盘2566.53点,最高2574.42点,最低2545.10点,收盘2567.34点,涨0.75点,涨幅0.03%,成交622亿元;深成指开盘11371.25点,最高11436.12点,最低11306.28点,收盘11397.48点,涨53.03点,涨幅0.47%,成交625亿元。

  大盘分时图上,黄线远在白线之下,意味着中小市值股票跌幅远大于权重股。盘面观察,水泥、银行、酿酒、宁夏等板块翻出红盘,强于大盘。受五粮液自9月10日起对"五粮液"酒产品出厂供货价格上调20%-30%影响,酒类股一度拉升。

  消息面上, 9月1日《求是》杂志将发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强调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学会副秘书长王建认为,目前我国物价上涨主要还是食品推动,食品的核心就是粮食。秋粮上市的11月份,CPI破7也是有可能的,全年则不会低于5%。

  这些信号透露,通胀的形势并不是某些经济学家此前预测的"7月份已经见顶",继续攀升破7%的可能性在增大,全年CPI控制在4%的目标恐怕会落空。此轮通胀的形势极其复杂,既有过去两年货币超发的因素,也有粮食价格回归、人工工资成本刚性增长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

  A股基本面上,半年报披露"收官",两市共有2209家A股公司披露半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3307.66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9653.59亿元,上述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6.2%、22.44%。其中,净利润同比出现上涨的公司数量占比近七成。若按照PEG估值法,A股对应的合理市盈率应该是22倍左右,目前A股已经处在历史估值底附近。然而,由于资金因素,A股无法积聚人气,只能以时间换空间,在窄幅空间震荡。

  8月份沪深月K线"收官",其中沪综指月K线跌幅4.97%,深成指月K线跌幅4.95%,呈现继续下滑探底走势。今日是9月份首个交易日,很快就会公布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在这段敏感期间内,大盘不太可能有上涨的大动作,若能维持不跌就是万幸。

  实际上,从日K线图上观察,沪综指运行在一个"三角形"整理末端,由于成交量极其低迷(日成交量柱体远远低于60日均量线),大盘向下突破概率增大。(长江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