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评级:一鼓作气攻城拔寨 13股好戏在后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证券之星   更新时间:2015/7/21 16:05:10  

002216

  三全食品个股资料操作策略咨询高手实盘买卖

  三全食品:新渠道源自业务合作,新市场受益经验积累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琰 日期:2015-07-21

  核心观点:

  1.事件。

  公司公告关于子公司三全鲜食与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饿了么”)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在与公司交流后,我们特就本次合作的战略意图以及公司三全鲜食业务的进展等进行跟踪点评。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合作有利于鲜食业务迅速拓展。

  根据公告显示,饿了么将成为三全食品的网络销售商,对三全鲜食的产品进行配送。我们认为,该项合作主要是针对三全鲜食系列产品由自动贩售机的“坐商”转变为可送至消费者手中的“行商”模式的补足。饿了么作为当下最大的网上订餐线上撮合平台,2015年初的日订单峰值就已超过200万单,和三全鲜食的合作有望开拓出鲜食的另一批消费人群,等消费者对产品认可度提升达到一定黏性后,又能有效的引导消费者回流到自动贩售机的渠道中,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增量市场。此外,公告中还提出,饿了么与三全鲜食的合作模式有望进一步深化。目前,公司对三全鲜食的定位已不再是简单的内容商,依托自动贩售机网络的构建,三全鲜食更是一个渠道商,合作的两者兼具强大的产品配送能力和固定的网点建设,未来值得期待。

  (二)三全鲜食业务市场拓展有望加速。

  2015年将是三全鲜食快速推广获得稳定优质客户群体的开创之年,本次O2O项目也是公司打造独创互联网模式、撬动新一轮战略转型的一次大胆尝试。三全鲜食是公司在2014年四季度开始由陈南董事长亲自管理的O2O创业项目。出发点是试图从速冻食品传统的家庭餐桌突围到外食餐桌。截止到7月中旬,上海地区三全鲜食的自动贩售机运营数量已达400多台,北京地区自6月23日开始,运营数也有100多台。鉴于目前正处于北京市场的投放初期,或有一些地域化的问题,为保证优秀的客户体验,公司将周签约数控制在30台左右。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铺设自动贩售机经验的进一步累积,后续增速有望加快,这将有效带动公司产品的销售,降低单盒产品的固定资产成本,有效提高公司毛利率。另就我们对北京地区产品销售的草根调研显示,商品的售罄率普遍大于90%,且单一消者的周消费次数不低于两次。这或许与调研网点的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有关,在北京这样一个劳动人口相对年轻化的城市,我们认为公司在北京市场的业务拓展有望加速并且高于预期。若能成功打造出拥有高黏性白领客户群体和稳定流量及使用频次的O2O平台,以互联网的标准来看未来亦将潜力无限。

  (三)公司传统速冻食品行业寡头地位持续提升。

  我们早在2013年10月就前瞻性的提出观点:“2013年是三全食品销售收入从30多亿向300多亿跨越的拐点年”,提示投资者关注十倍发展空间。

  我们在此前的深度报告中曾表示:行业拐点在三全收购龙凤后爆发,未来行业将成为三全和湾仔码头双寡头格局,“速冻食品版”伊利蒙牛竞争格局重现。

  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三全的总市值已超过100亿元,我们仍然认为,公司在传统速冻食品业务上将继续把市场份额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重点考虑

  (1)随着高端水饺“私厨”以及高端汤圆“果然爱”等在逐步推进中放量,未来将真正挑战湾仔码头,并有望在高端市场份额上追上甚至超越。同时,我们不排除公司在此单品成功基础上,会继续推出新的高端产品,以提升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契合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2)收购龙凤后,虽然使得公司短期业绩受到影响,但是通过补充其华东地区的优势市场资源,成功实现全国化。我们预计龙凤2015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一旦其加速恢复,公司业绩将有望快速回归,随之就将带来估值的进一步切换。同时,我们也在此前的深度报告中提出的定位创新、渠道模式现代化、全产业链尝试等题材,均值得投资者关注。

  3.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新品推广进程,投入费用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按最新总股本计算,给予公司2015/16年EPS(摊薄)为0.16/0.23元,维持“推荐”评级(深度分析逻辑请参考公司深度报告《三全食品(002216):从30亿到300亿的跨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