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社保超20年应就地落户 户籍制度怎么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第一金融网   更新时间:2020/9/15 15:12:26  

 

  要给大城市发展松绑

  你一直主张中国走大城市化发展道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怎么理解这个平衡?

  陆铭:现在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非常明显,经济和人口向着少数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及周边都市圈集中。这是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普遍现象,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我一直强调要给大城市发展松绑,要看到大城市在引领现代经济发展当中的引擎的地位,不要用制度去对它的发展进行限制,比如人口的增长、建设用地的供应等。

  如果把平衡发展理解为均匀分布,这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趋势是矛盾的,所以平衡应该理解为人均意义上的平衡。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均平衡有三方面含义:人均GDP、人均实际收入和生活质量。

  不同城市之间的“平衡”实际上是人均GDP人均收入或者生活质量的平衡,因而经济发展可以走上一条被称之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道路,其中“集聚”强调经济效益,“平衡”意味着实现人均意义上的平衡发展。

  我们现在处于这条道路的哪个阶段?

  陆铭:中国总体来看已经出现了“从集聚中走向平衡”这一趋势。如果单看一些局部地区,比如珠三角地区,广州和深圳两个大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在整个珠三角地区所占的比重都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不同城市人均GDP的差距实际上也在缩小。

  客观上看,由于传统意义上不少人认为平衡应该是均匀分布,一方面大城市户籍制度还有很高的门槛,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人口向大城市流入,但当地的土地供应和住房建设跟不上,所以在一些核心城市周围出现了高房价现象。

  反过来,大家又觉得房价高是人多导致的。其实人多只是导致房价高的因素之一,如果供给方能够建更多的商品房、廉租房、公租房,那房价就不会像今天这么高。

  所以,我认为未来要做的事情是,要更进一步地厘清城乡和区域发展中集聚和平衡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住房供应增加等供给侧方面的措施,缓解人口集聚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走上一条比较良性的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城市宜居等目标的发展道路。

  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密度现在高吗?还是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陆铭:仅论中心城区的话,我认为上海和北京中心城区的密度基本上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能算很高,也不能算低。如果看更大范围的城市密度,对比东京等世界大型城市,北京、上海等地的平均人口密度是低的。因为北京和上海目前郊区是可以容纳更多人口的,这也是一个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连片发展的都市圈的过程。人口增长,面积也同步扩大,但更多的人口目前分布在郊区,最后郊区就变成城市的一部分,城市总人口也随之增加。

  以上海为例,它还有多大的容纳空间?

  陆铭:在城市发展中有一个非常大的观念误区,总是觉得这个城市的承载力是可以算出来的,但是我没有看到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计算出城市承载力。承载力是个伪命题,如果一个城市有产业成长的空间,就会带来就业,就业就会带来人口增长。当这个城市生活生产成本过高,产业集聚就会慢下来,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承载那么多人口了。

  目前,中国大城市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人口恢复性增长的阶段。承载力是算不出来的,但可以通过投资增加来增加。真正存在承载力问题的地方不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而是中西部一些地区。

  未来上海一定会与周边的中小城市连片发展,成为一个都市圈,在都市圈范围之内讨论问题,比在上海行政管辖边界范围之内讨论人口的规模要有意义得多。目前,东京都市圈的人口是3700万,而在几乎同样面积的上海及其周边,人口是3000万左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出台,古树名木、碳汇等保险有了新支撑
合作医疗怎么转移异地?合作医疗怎么转到另个城市?
医保缴费网上怎么缴费?流程是什么?
农村今年养老保险新规定是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什么?
委员建议开展全民免费医疗试点!全民免费医疗还有多远?

最新文章:
· 开展“救护师认证”,新华保险北京分公司推进“寿康养护”一体化
· 新能源车险“三高”问题何解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开展一线环卫工人慰问活动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活动
· 太平人寿山东分公司“消保大使在身边”系列专访-日照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