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十大追问:保险还剩多少精华

作者:保客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更新时间:2012/8/14 9:46:10  

  




  追问三:保险银行如何续“姻缘”

  文∕薛梅(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教授)

  银行保险是保险竞争日渐加剧、保险公司在积极探讨市场拓展方式中的一个产物。随着银行保险的异军突起,银行保险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银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由机遇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挑战。那么银行保险的价值如何认识、体现和追求?这不仅是一个操作问题,更多的还是一个战略问题。

  对于银行而言,保险业务的推动主要靠银行内部的重视及落实在考核指标。2006年银行保险再度出现“井喷”之势的原因时,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承认的事实是银行把代理销售保险当成考核任务,真正从银行内部重视起保险业务。银行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就主动配合保险公司来共同抓代理保险业务,这个好的开端带来2005年一季度银行保险的火红增长,说明银行保险确实蕴藏了很强的市场潜力。正当银行把代理保险当成重要的事情来做,监管却在外部强行要求银行拒绝保险公司人员入驻帮助销售保险。2011年银行保险的再度低迷,主要原因还是银行内在的销售方式变化,使银行对代理保险的内在力量调动受到制约。

  由此,我们看到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似乎依赖于外部条件,无论要销售产品的保险公司还是要代理手续费中间业务收入的银行,其业务规模的大幅度增高或者快速回落都起因于外部的某个或某些条件的变化。由此,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思考:银行保险的发展是银行、保险公司两个主体内在的合作,还是对外在某些条件反应的外部推动?

  判断目前的阶段是否有必要把银行当成战略伙伴

  为什么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战略?关键不是企业领导人的人格魅力等绝对主观的因素,而是企业的内部资源、企业的外部环境及与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所形成的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等客观因素决定的。由于企业的客观因素不同,它们就必须根据外界变化的环境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经营范围”等重大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要分析通过什么途径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保险公司是否要选择银行为战略伙伴,这一个问题的内涵是保险公司是否需要银行作为销售渠道、是否能够与银行形成合作伙伴、是否能够影响和控制银行渠道作为合作伙伴?目前市场的现状更多的还是:保险公司单方情愿的多,保险公司单方热情的多,保险公司在对银行渠道合作的过程中,对影响和控制银行渠道的因素分析不足。

  银行对保险如何考虑,主要取决于银行的生存方式。如果银行的生存方式不是靠市场竞争,那么它就没有必要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采用市场竞争的手段。银行整体的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很强,地区的经济特点也非常明显,由此,同是一家银行,但不同地区的区域性经营机构的经营行为就有很大差别。

  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去抢夺银行渠道,银行渠道的稀缺性就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保险公司竞争银行渠道的成本当然就会显著提高。

  保险选择银行更多地还要考虑是否具备控制这个渠道的资源

  保险公司选择银行合作,一定存在银行也需要保险公司合作的原因和理由。如果银行的热情和态度不够积极,那就是银行需要保险合作的原因和理由还不充分,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多家保险公司的竞争战略都是找银行合作,建立销售渠道的优势,其结果势必会增加保险公司竞争的成本。同时银行也更不会让渡由保险公司控制的合作资源。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法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其银行保险产生和健康发展有这么一些因素:

  国民收入水平很高。当地居民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那里的人不需要节衣缩食地去“储蓄”,节约生活性支出而搞金融投资。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虽然很高,但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更多的是对改革措施导致未来不确定性的预防;老百姓更多的储蓄还来源于生活的节俭。因此,中国老百姓对于自己银行里的钱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国民保险意识很强。欧洲是世界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国民接受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不但有历史上的传统,还有他们把保险中的风险因素生活化和生活认可化的普遍民众意识、民众生活习惯。我国五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躲避风险的历史,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限制,我国老百姓更信奉用封建迷信来去灾除祸。封建经济的结束,计划经济取得了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历史贡献,但计划经济却始终没有让中国老百姓成为真正的风险主体,让老百姓自己去考虑风险转嫁的商业手段。因此,中国国民保险意识远远跟不是保险经济,尤其是商业保险经济的要求。

  最后还要有金融混业经营的法规环境。保险与银行永远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就有主体利益的要求,因此,保险和银行的合作永远存在对利益博弈的患得患失。任何两个独立经济主体的充分合作,最终都是靠资产融合走向一体化的途径来解决。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让保险和银行成为一家人的制度障碍,而这个障碍的解决一个靠政府对金融监管的政策;另一个靠市场运行的时机,当然最终还是靠客观的成熟条件。

  面对环境分析,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规模大小不同的保险公司、不同体制运行的保险公司其各自的内部资源情况是有差异的,就目前保险市场的占有方式来看,其差异性还很强。把银行作为渠道合作来考虑是保险市场的共性问题,但是,是不是要与银行合作,在什么时期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却是一个个性问题。个性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只有从战略的角度,从战略形成的意义及条件和可操作性考虑才有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留才新趋势 永葆健康(企业版)惠及企业员工
航母式平台设计中国大地保险新系统助推渠道合作转型升级
中国大地保险荣膺2018中国保险风云榜“优秀财产保险公司”奖
平安养老险甘为民:为企业员工提供最优的保险保障和健康服务
中国保险年度服务创新揭晓  平安健康险揽获三项大奖

最新文章:
· 开展“救护师认证”,新华保险北京分公司推进“寿康养护”一体化
· 新能源车险“三高”问题何解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开展一线环卫工人慰问活动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活动
· 太平人寿山东分公司“消保大使在身边”系列专访-日照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