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巨浪:虚拟世界的震后表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8/5/27 10:06:24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

  本报记者 林华

  5月19日14时28分,上海徐家汇,大街上各种车辆列停得整整齐齐,行人默然而立。当汽笛鸣起,钱包网创始人之一青熙被悲怆撞红了眼睛。

  过去几天里,和大部分人一样,青熙捐赠了钱、物,并和同事做了网站运营者能做的事:在钱包网公布慈善机构受捐助渠道,记录民众捐助账目。19日哀悼日当夜,他写下一个名为《远离地震3小时》的博客,呼吁关注巨恸之下社会大众的心理疏导问题。

  19日晚19时08分,这篇博客汇入中国浩瀚的互联网表情;两天后,另一名为《陷入恐惧》的博客被豆瓣用户推为“豆瓣九点”二套首位,内容指向媒体救灾报道中多重声音的缺失。

  “这些声音会不断影响专业媒体,形成相互补充与监督的局面。”25日,互联网爱好者、维众投资副总裁毛向辉说:“这几天,中国网络向历史交出了此次地震的全悲情,而信息技术已经、也将在今后进一步帮助个人参与灾后重建。”

  闪电传播:震后7分钟

  5月12日14时28分,青熙经历了终生难忘的一刻。

  当时,他正在一个叫“连岳读者小组”的即时通讯群中,北京有网友突然称有“震感”;之后,广州也有网友感觉“震动”;在打出“你不要跟风了”后,青熙感觉晕眩,发现15楼落地窗外平时不动的景物晃动。由于曾在四川凉山念过6年小学并酷爱地理,撤离写字楼瞬间,他直觉:“西南某个城市出事了。”

  他边跑边给四川西昌生物研究所的父亲打电话,没有信号:“我只能狂发短信,心急如焚与无能为力混杂的挫败感接踵而至。”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级地震。有关地震的消息由新华社正式发布是在当日14时46分。

  在这段难挨的22分钟里,有震感的大部分人都在承受惊恐和慌乱。重大灾难突发时,信息需求是第一需求。但此时,四川、重庆的对外通讯中断,中国地震局网站因无法应付突涨的流量陷入瘫痪长达半小时。

  关键时刻,互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Twitter类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国内如fanfou、jiwai)和QQ、MSN等各类在线IM工具在第一时间传播和汇集了各地消息。“Twitter可能是第一个披露有震感的社会性媒体,时间约为12日14时35分33秒。”毛向辉说。

  一份提取自Twitter官方开放数据的《Number of Twitter Users according to Twitdir》图显示:Twitter历经几年积累才在2008年5月初达到的约108万用户注册数,在5月中猛增至158万。毛向辉指出,不少国外媒体和人士也正通过Twitter求证消息。

  14时35分前后,这些率先由Twitter、IM工具传递的消息被通过手机电话和短信迅速传播;之后,人们开始寻找权威信息,由于寻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地震信息网等受阻,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迅速成为权威信息源;当大地震消息被完全证实后,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立即组织地震专题。

  这一时间,长期处于引爆点期待的视频网站也迎来维新时刻。一条由大学生拍摄的成都地震现场视频《成都地震》在土豆网发布。视频中,有人大声呼喊同学名字“我爱你!”有人躲进宿舍床底,还有一个“别急”、“冷静”、“上网”的声音。

  “2008年5月12日14点29分”,拍摄者清晰说明了拍摄时间。最后,镜头朝向宿舍楼下,大批人逃到室外。

  “《成都地震》上传时间是12日14时55分46秒,”土豆网通过后台数据告诉记者,此后其被网民以每秒超过100次的速度刷新。“我们突然发现,在反映突发事件时,视频的时效性可以和文字、图片一样强。”优酷网营销副总裁魏明惊叹。

  5月13日早,CCTV采用记者用QQ传回的灾区视频画面,显示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话融合能力。

  之后,大批网民涌入天涯、百度贴吧和各大BBS。当14日各大门户和社区(包括博客)风起云涌地震话题时,CCTV和纸媒开始全面报道,发挥第一现场的作用。

  “这次地震信息的早期传播有几个特点,”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指出:震中区通信中断,信息外传困难;地震局等政府网站未能承担及时传递准确信息的职能;IM、Twitter等即时信息工具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媒介,但网媒的消息较为分散、偏体验性;有关地震准确、深入的报道,仍有赖专业媒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网络巨浪:虚拟世界的震后表情
·复苏2.0:网上赈灾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