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举过天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21/4/13 14:01:50  

把群众举过天

罗琦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歌里也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称,那秤砣是老百姓”,都足以说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正在推进。学习党史,不得不让我想起去年党中央领导的防控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和人民战争,更让我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指示精神。

可以说,人民至上是党中央和总书记的一贯思想,那么,作为每一名党员,我们应该怎么做到“人民至上”呢?我认为,就是要把群众举过天,做到尊重群众、深入群众、学习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尊重群众,把群众当“父母”。邓小平讲:“我是人民的儿子”。谚语也讲,儿子必须尊重“老子”。尊重群众,一是尊重群众的地位。俗语道:“子不嫌母丑,犬不嫌家贫”。党员干部不能轻视、蔑视、歧视群众,而要俯首甘为公仆。要知道只有群众的“赏识”和“抬举”,方能走得好、走得稳、走得远。二是尊重群众的意见。“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所以,群众的意见才是第一位的。群众既然有了意见,就要虚心接受,努力改正,不能怀恨在心,甚至打击报复。三是尊重群众的劳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就教育我们要珍惜群众的劳动成果。践踏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等于犯罪,只有尊重群众的劳动,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不会冷却,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深入群众,把群众当“知音”。党员干部不能是“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是“鱼水”和“血肉”关系,党员干部如果不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水”和“血”中,必将“鱼死肉烂”。只有“接地气,通下情”,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党员干部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群众才不会把自己当“外人”,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正如习总书记所讲:“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学习群众,把群众当“先生”。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拜人民为师”。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摈弃“职务高觉悟就高,交际宽眼界就宽,经历丰富知识就丰富”的错误思想,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要有“小学生”的姿态,努力学习,“不耻下问,不懂就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学习人民群众的朴实思想、首创精神和工作经验。而学习好不好,成绩合不合格,更是人民群众说了算。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就曾在西柏坡说过:“进驻北京,就好像是进京赶考”。他讲,考官就是人民群众,考得怎么样,成绩合不合格评判权在人民群众手中。

依靠群众,把群众当“靠山”。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明朝建立在农民起义基础之上,但也是因农民起义而灭亡。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可以说,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载舟”,更可“覆舟”。小平同志曾批评过党员干部对待群众是“困难时依靠,顺利时就不依靠;需要时依靠,不需要时就不依靠;口头上依靠,思想上并不依靠”。所以,党员干部必须真正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依靠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和力量。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国家政权更不是掌握在几个人手中,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再雄厚的实力、再巩固的政权最终会消失殆尽、名存实亡,苏联解体就是最好的佐证。

服务群众,把群众当“主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悼文,“为人民服务”也是毛主席题写最多的内容,这也成了党的宗旨,更是党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习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所以,党员不能把自己的身份当做“聚宝盆”,把手中的权力当做“摇钱树”,而是要尽其所责、尽其所能地造福人民、服务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