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从中印对峙看“金砖峰会”局限

作者:戴庆成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更新时间:2017/9/6 10:30:19  

  早点

  港澳突搜

  为期三天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昨天在中国厦门闭幕。由于中国和印度两大成员国早前刚发生了边境对峙事件,本届金砖峰会也引起了全球前所未有的关注,吸引来自约80个国家的3000名记者到场采访。

  “金砖峰会”长期不为外界所重视,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欧美大国参与。但在某程度上来说,这也是该组织当初成立的最大目的。金砖国家自从2009年首次举行国家领导人峰会后,就一直推动新兴国家在世界秩序上的发言权,挑战西方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领导地位。

  过去10年,金砖国家在联手打破欧美先进经济体对国际游戏规则垄断的方面,确实取得了不少进展,如各国分别就货币互换、本币直接投资等达成协议,成功削弱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而随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业,以及应急储备安排开始生效,也显示金砖五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之外“另起炉灶”,共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工作,也渐渐取得一定成效。

  金砖五国领导人过去三天在厦门围绕着深化关系深入交换了看法。从大会陆续公开的讯息来看,本届峰会起码有两大亮点。

  其一,会后公布的《厦门宣言》指出,金砖国家锐意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反映当前世界经济版图的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显示在美国高呼贸易保护主义之际,金砖国家正成为一股反“逆全球化”浪潮的主要力量。

  其二,这次厦门峰会也邀请了泰国、墨西哥、埃及、几内亚、塔吉克斯这五国的领导人列席,意味着随着合作机制持续完善,金砖峰会日后将吸引更多新兴国家加入,成为一个新的大型国际性组织并非不可能。

  但平心而论,即使金砖国家在许多全球性的多边合作中取得一致,要将影响力进一步伸延至政治层面的合作,化解成员国之间复杂的双边问题,恐怕其作用相当有限。

  以中印为例,在金砖峰会召开之前,两国就在有争议的洞朗地区发生持续了超过两个月的边境对峙,令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冲击。

  最终中印双方都做出一定的让步,在峰会召开前解决了事件。但这不是金砖国家组织有进行协调工作,而是中印两国都明白到,在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有需要保持和平的外部环境。

  从好的一面来看,中印愿意暂时放下在边界问题上的争议,显示两国均不愿破坏双方合作发展的大局。但长远而言,作为同时崛起的两个亚洲邻国,中印日后在地缘上的竞争恐怕无法避免。

  比方说,对中国而言,与南亚国家的合作是发展正常的国家间关系,但印度一直将南亚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除了对中国日益加强在印度洋的军事活动保持高度警惕,也把中国与南亚邻国在多个港口的商业合作解读为“珍珠链”战略,意在包围印度,印度近年大幅增加军费开支,以及积极介入南中国海争端,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从金砖诞生开始,西方国家就发出“同床异梦,最终将不了了之”等质疑的论调。

  10年过去,“金砖”并没有成为“空心砖”,这点恐怕令不少唱衰人士感到失望。但早前的中印对峙事件也确实暴露出,金砖峰会若要跃升成为一个有力与七国集团(G7)竞争的新兴国家国际性政治组织,仍然有相当遥远的路要走。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