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经贸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与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9/6/28 10:33:17  

  进入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湖南外经贸的负面影响加深,出口回落,外商投资萎缩,对外承包工程受挫,对外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尽管近期湖南外经贸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状况仍在继续,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只有坚定信心,危中寻机,扬长避短,才能实现湖南对外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对外经济预期下降
  (一)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继续下滑
  据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按购买力平价方法汇总,2009年世界经济将比2008年下降1.3%,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1.8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经济下降3.8%,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1.8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1.6%,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1.7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下降2.8%,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1.2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下降4.2%,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2.2个百分点;日本经济下降6.2%,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3.6个百分点。



  另据6月份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GDP将下降2.9%,其中发展中国家GDP仅能增长1.2%,远低于2007年8.1%的增长率,也不及2008年5.9%的增幅。由发展中国家带动全球经济走出阴霾的希望渺茫。
  (二)全球贸易预期继续下降
  据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9年全球进出口贸易将比2008年下降11.0%,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8.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出口下降13.5%,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9.8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2.1%,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9.0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6.4%,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5.6个百分点,进口下降8.8%,比1月预计增速下调6.6个百分点。



  (三)国际资本流出量减少
  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月报、欧洲央行统计月报、日本央行统计月报显示: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欧洲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持续减少。第二季度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837.4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3%;欧元区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450亿欧元,下降58.9%。第三季度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565.80亿美元,下降14.5%;欧元区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886亿欧元,下降24.3%。第四季度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625.50亿美元,下降28.8%;欧元区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505亿欧元,下降36.1%。2009年1月,欧元区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272亿欧元,下降73.7%;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3358亿日元,下降76.9%。2009年2月,欧元区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206亿欧元,下降53.4%;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3359亿日元,下降61.1%。



  另据世界银行在其全球金融发展年鉴中表示,2008年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从2007年的1.2万亿美元下降到7070亿美元,减少了41.0%,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减少到3630亿美元,下降48.0%。
  二、湖南外经贸受到的冲击日渐明显
  (一)湖南进出口持续滑坡
  去年10月以前,湖南外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明显,但进入11月份后,特别从年初开始,进出口额大幅下滑。1月份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月下降26.8%,2月份下降20.5%,3月份下降24.3%,4月份下降28.1%,5月份下降28.3%。1-5月湖南进出口总额36.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0%,比全国平均降幅大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25亿美元,下降35.6%,比全国平均降幅大13.8个百分点。
  1、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下降。1-5月,湖南对欧盟出口3.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9%;对美国出口2.68亿美元,下降20.7%;对韩国出口2.08亿美元,下降28.2%;对香港出口1.54亿美元,下降59.3%;对日本出口1.03亿美元,下降44.5%;对印度出口0.95亿美元,下降40.1%;对越南出口0.82亿美元,下降32.2%;对拉丁美洲出口0.97亿美元,下降31.8%;对大洋洲出口0.26亿美元,下降48.8%。



  2、重点商品出口严重下挫。1-5月,机电产品出口6.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9%。其中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出口额分别为0.98亿美元、2.08亿美元、1.43亿美元、1.38亿美元和0.04亿美元,分别下降34.0%、33.0%、31.8%、34.6%和37.8%。"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下滑。钢材出口3.65亿美元,下降39.1%;汽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0.80亿美元,下降39.3%;未锻造的锰出口0.50亿美元,下降66.1%。
  3、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企业进出口全面滑坡。1-5月,国有企业进出口16.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7%,其中出口7.26亿美元,下降36.5%;集体企业进出口0.74亿美元,下降24.6%,其中出口0.68亿美元,下降25.2%;私营企业进出口13.70亿美元,下降36.7%,其中出口9.35亿美元,下降37.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39亿美元,下降17.1%,其中出口2.92亿美元,下降29.8%。
  4、对外贸易发展难度增大。一是国际市场开拓难度大。据调查,目前湖南大部分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大幅下降,许多客户与外贸企业的签单由原来的长期改为短期, 订单减少、客户流失,新兴市场开拓难。二是企业资金难周转。目前湖南部分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不畅。虽然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中小型进出口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积累不足,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抵押,而在危机面前各种融资门槛设置更高,中小企业望尘莫及。三是出口收益难提高。目前,湖南已开发出口商品近3000多种,出口额连年大幅增长。但因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不高。虽然湖南的冻肉、茶叶、花炮、陶瓷、钢材、有色金属、五金工具、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但基本上靠低价参与国际竞争,真正依靠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品牌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商品并不多,使湖南进出口商品收益水平难提高。四是出口收汇风险大。金融危机使全球信用风险环境不断恶化,企业被拖欠货款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很多外商为了规避风险,大多放弃了前TT(预付定金)的贸易方式,而转为广泛使用OA(放账赊销)或后TT(一般货到后30天、45天、60天甚至120天再付款)的模式,使出口企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外商直接投资出现萎缩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欧元区、日本等资本流出大幅萎缩,湖南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数增幅下降,合同外资储量不足,外资到位压力加大。
  1、新批项目减少,外资增幅下滑。2008年,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517个,比上年下降29.9%。新批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7个,下降5.7%;新批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及以上项目仅2个,减少50.0% ;全年合同外资45.86亿美元,仅高出实际到位外资5.8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8%。据工商部门统计,2008年全省新设立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30户,下降38.3%,投资总额28.71亿美元,下降23.7%,注册资本16.59亿美元,下降36.9%。
  2009年1-5月,湖南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35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1个,减少7.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7.11亿美元,增长8.2%,增幅为近年同期最低。



  2、可用资金减少,外资流入萎缩。一是金融危机导致信贷紧缩,间接融资难度加大,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二是股市低迷,企业直接融资减少,跨国并购能力趋弱;三是企业利润减少,可用于投资的自有资金减少。据统计,2008年,湖南外资企业共撤资、减资3.44亿美元。由于可用资金减少导致部分外国公司撤资、延缓甚至取消对湖南的投资计划,从而影响了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
  3、企业风险意识强化,投资意愿下降。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滑向衰退,发达国家企业家信心指数下挫,企业营利前景黯淡。2009年3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36.3%,比上年同期下降12.7%;欧元区和日本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负37.8%和25.8%,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7.9%和20.8%。为了保持足够的资本金以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恶化,多数公司实施成本消减计划,包括出售资产、裁员、推迟或取消投资计划等,从而缩减海外投资计划。
  (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动就业面临挑战
  一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项目减少。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部分在建项目停工,雇主支付能力下降,湖南对外承包工程新签项目大幅减少。 1-5月,湖南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累计新签合同额3.5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9.9%;累计实现营业额1.67亿美元,增长10.9%;派出承包工程劳务人员422人,下降38.8%。
  二是间接影响劳动就业。由于外需疲软,订单不足,国内不少沿海企业处在降低员工工资保厂养人状态之中,湖南农民外出务工难度加大。2月底的调查资料显示,湖南农民工外出从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6%,比上年年底减少4.8个百分点。
  三、近期湖南外经贸出现的积极变化
  当前,国家稳定金融、刺激经济的政策陆续出台,湖南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已经初步见效,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一)进出口总额连续三月环比增长
  1-5月湖南进出口总额虽然与上年同期比呈现下降,但从环比来看,进出口总额连续三月出现增长。3月份在消除了春节假日影响后大幅回升,总额比2月份增长21.0%,其中出口增长20.1%,进口增长22.0%。4月份进一步回暖,总额比3月份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3.7%,进口增长6.6%。5月略有增长,总额比4月份增长0.5%,其中出口增长0.3%,进口增长0.7%。
  1、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迅速,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激增。1-5月,湖南加工贸易进出口3.70亿美元,下降5.6%,其中出口2.27亿美元,下降14.4%;进口1.43亿美元,增长12.9%。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0.44亿美元,增长70.9%。
  2、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5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412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3%;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出口361万美元,增长54.4%;生物技术出口245万美元,增长10.5%。
  3、传统特色产品出口增长。1-5月,湖南烟花、爆竹出口1.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茶叶出口0.21亿美元,增长3.6%;肉及杂碎出口0.55亿美元,增长39.2%;肠衣出口0.21亿美元,增长111.9%;柠檬酸出口0.12亿美元,增长412.9%;鞋出口0.26亿美元,增长12.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0.96亿美元,增长1.8%;医药品出口0.14亿美元,增长114.5%。
  4、服务外包定单增多。据一季度统计:湖南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8家,服务外包出口合同执行额达1.62亿美元,增长3.2倍。
  (二)利用外资总量增长
  1-5月,湖南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7.11亿美元,增长8.2%,总量为历年同期新高。
  1、第一、二产业外商投资快速增长。1-5月,第一产业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7个,比上年同期增长54.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0.94亿美元,增长27.3%;第二产业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95个,下降12.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79亿美元,增长28.6%,占全省的80.6%。第二产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品等行业。
  2、外商投资方式以独资为主,中外合资意向增强。1-5月,湖南新批设立外商独资企业项目102个,占全省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75.7%。外商独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9.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81亿美元,占全省的74.9%,增长3.7%。新批中外合资企业29家,合同外资1.4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66亿美元,增长53.2%。
  3、亚洲国家和地区对湘投资增多。1-5月,来湘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共33个,其中亚洲达31个,占总量的93.9%;实际到位外资13.0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占全省的76.5%。其中,香港、台湾地区对湘投资12.50亿美元,占全省的73.1%,增长11.6%。
  (三)劳务合作和对外投资取得进展
  1、对外劳务合作保持增长。1-5月,湖南对外劳务合作累计新签合同额2.6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累计完成营业额1.87亿美元,增长16.7%;累计外派劳务人员10786人,增长21.8%;月末在外40678人,增长39.7%。
  2、对外投资快速发展。1-5月,湖南累计新批境外投资企业47家,累计合同投资额51.18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9.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2和36倍。投资地区分别是:英国、香港、阿联酋、多哥、美国等国家(地区)。投资行业主要分布在新能源与新材料、纺织品等行业。截至2009年5月底累计,湖南共有境外企业253家,累计合同投资额65.07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19.51亿美元。如: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FMG 17.34的股权,成为FMG第二大股东。总交易价格12.718亿澳元(约合8.23亿美元),总交易投资12.873亿澳元(约合8.329亿美元),这是迄今以来湖南在境外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华菱钢铁集团继2008年8月投资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金西集团之后的又一大手笔跨国并购资源项目。华菱与FMG的战略合作,将获得1000万吨/年的铁矿石资源,为解决华菱集团的铁矿石资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
  四、湖南外经贸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思考
  (一)"维持住"阵地,谋求发展
  1、忧患渡关,想方设法求发展。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欧、美、日等国家经济陷入衰退,金融危机传导的过程不会很快结束。尽管美国等国家政府积极出台了经济刺激方案,但距离经济整体复苏还有不短的距离。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扎实做好工作,迎接各种挑战,奋力渡过难关。
  2、树立信心,在被动收缩中求发展。对许多出口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外需减弱已是客观现实,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将是今后一段时间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也应看到,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庞大需求仍然存在。只有不等不靠,危中寻机,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维持住"阵地,才能进一步谋求未来的发展。
  (二)危中寻机,努力提升湖南产品的世界竞争力
  1.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产品的国际竞争。这次金融危机受冲击最大的主要是没有研发能力、没有营销体系、完全靠订单的来料加工"贴牌"企业,一旦出口需求萎缩,企业就无所适从,迅速陷入困境。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己研发产品和自己品牌的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则要明显强得多。因此,在出口不景气的情况下,湖南企业要苦练内功,努力培育自主品牌。有能力的进出口企业要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产品的国际竞争;要在产品结构上求新求变,不断升级,创新制造特色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力争借金融危机之机,将"中国湖南制造"转变成"中国湖南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今后湖南企业的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积蓄能量。
  2、危中寻机,加快企业并购和技术创新力度。主动抓住竞争对手退出的有利时机,加大营销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抓住国外技术公司、品牌企业经营困难的有利时机,加快技术企业和品牌企业并购的速度,积极主动融入企业并购潮。要加大中小企业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提高湖南技术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三)加快结构调整,引进优势项目
  1、加速项目与资本引进,力争缩小发展差距。第一,按照国际资本流动规律,资本具有逐利和规避风险的特性,需要尽快找到既有效益又较安全的投资通道。相对而言,目前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国际资本更具吸引力,湖南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引进更多的国际国内资本;第二,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批大项目正面临基本生存和发展压力,急需加速转移,寻求新出路,可以抓住时机引进更多项目;第三,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湖南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所背的包袱较轻,受到的冲击偏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政策、产业政策等调控空间较多,发展潜力很大。这些年来,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湖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跨国公司和企业家躲避金融危机的极佳避风港和优先投资地。湖南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利用国际经济大调整之机,积极引进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努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
  2、引进人才和技术,努力提升产业结构。金融危机蕴含着引进资本、人才、技术、设备、项目的阶段性机遇。发达国家许多以前不愿意转让,或需要高价转让的技术和设备,现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不仅开始愿意转让,而且愿意比过去低得多的价格转让。湖南可以按照自身发展需要,抓住时机,大胆引进更多的资本、人才、技术、设备、项目,优化引进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努力将引进外资与提升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同带动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起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提高,通过积极利用外资,继续不断输入新的经济变量和发展动力,推动各个层面的协调开放,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
  3、发挥政府的"帮""促"作用,加快结构调整。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不少企业疲于招架,无力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特别是重要领域关键技术的集中攻关、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重组等,仅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现行体制对生产要素的动员和组织优势,综合运用政策、投入、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力促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1、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对传统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进行多批次、小规模和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加大湖南企业与传统市场的对外贸易,巩固老客户。要大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展销会,加大企业参展的扶持力度,提高市场开拓的针对性。同时,积极培育出口新主体,引导一批省内现有以内销为主的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加强对新开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努力增加出口订单,开通以湖南出口商品供货库为主体内容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网上贸易。要大力开拓中东、南非、拉丁美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和已和我国签订自由贸易的港口市场,有针对性地深度开发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多接单、多出口、多成交。
  2、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提升传统出口产品质量。在国际经济下行、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的情况下,首先影响的是高端产品的需求,而湖南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日用消费品等中低端产品,需求弹性小,在质量、成本、性能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国际市场对湖南出口产品存在一定需求。要依托湖南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千方百计加大传统产品的出口,确保钢材、有色金属、纺织服装、陶瓷、茶叶和烟花鞭炮等传统出口商品稳定增长。同时要积极开发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 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1、加强与沿海地区合作,构筑承接产业转移基地。面对金融危机和沿海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不得不向外转移。湖南具有良好的地位优势,应该加强与沿海地区合作,用好外商长期在沿海经营形成的商业平台,把沿海地区作为外商投资湖南的信息中心、媒介中心和沟通纽带,作为湖南联系海外市场的枢纽,努力构筑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
  2、把开发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开发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开发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第一,在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使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湖南工业快速发展的龙头和基地。第二,强化开发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三,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完善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减低产业成本,实现产业整体转移。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