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见证经济变革 双11凭什么诞生在中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美国中文网   更新时间:2018/11/12 11:20:26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2009-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数据来源:wind)

  2018年是中国“双11”诞生的第十年,十年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风起云涌、我国人均GDP增速更是突飞猛进。时至今日,“双11”早已不再是一两个商家的一场促销,而是整个中国经济的一次变革。

  根据商务部中商智库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编制的《中国城市消费升级报告2018——“双11”十年大数据透视》,2009年第一届双11时,只有27个品牌参加,成交额仅为5200万元,次年的双11有711家品牌报名参加,当天销售额达到9.36亿。此后,2011年销售额52亿;2012年达到了181亿。

  这一年对“于双11”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年首次有品牌实现单日销售过亿。不过很快这就算不得什么了,时至今日,对于很多商家来说,“亿元俱乐部”不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去年,“双11”的销售额跃升到1682亿,今年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潜能依然强劲,截至本月5日,今年双11预售成交叩响“亿元俱乐部”大门的品牌已有33个,亮眼的预售数据正见证着国人“剁手”能力的升级。

  与此同时,中国的整体消费能力也在跨越式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5万亿元提高到36.6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

  那么,在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背后,又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场变革呢?

  生产能力是核心

  这场变革的核心无疑是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马平就曾在《为了我们双11“剁手”,中国准备了2000年》一文中指出,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工业的国家,中国制造世界70%的手机,90%的个人电脑,80%的空调,40%的鞋,而其中相当部分直接在中国销售。

  中国一方面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工薪消费者,另一方面拥有最密集的消费品最终生产商。两者的平均距离只有一天乃至几个小时的汽车路程,装卸两三次就可以从工厂库房送到用户家里,最适合以直销零运的方式完成买卖。所以中国的高速公路上挤满了快递卡车,完全替代了中间商的火车或轮船。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