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亮点”变“痛点”

作者:马玮炜  文章来源:马玮炜   更新时间:2021/10/28 11:32:31  

  可以肯定的说,每个人都希望工作能干出成绩、干出经验、干出亮点。但从实践来看,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光靠秀才一支笔远远不够。为此,有的单位“一把手”合理把握节奏、稳扎稳打;而有的单位“一把手”则追求速效,“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就出现好心办了坏事的现象,应引起警惕才是。
  简单举个例子,某县城启动亮化工程,让城市夜景“靓”起来。这本是一项“民心工程”,让市民晚上出行视野更清楚,心里更踏实。然而,该县城系老旧县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此基础上,与其动用大量人、财、物力等资源来实现亮化工程,不如在原路灯尚能满足市民夜间出行的前提下,先解决配电系统安全、供电线路老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该工程不但短时间内没有实现城市亮化,还因个别地方线路老化、负荷过重导致城市新增多处安全隐患点,花费远远超出预期,最终工程“烂尾”。
  再好的规划如果不能结合地方实际,也会出现“水土不服”,那么就可能好心办坏事,“亮点”变“痛点”。在现实中,其实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一些单位的“一把手”敢想敢干,但不顾现实条件,为追求一些“亮点工程”而出现了不少拍脑袋决策。这样的决策越多,造成的后果就是遗留问题越多。
  事实上,现如今的任何一个单位都已经存在了或多或少的“痛点”,但舍得花一番心思来对症下药的“一把手”并不是很多,这也是个别单位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深的重要因素之一。
  谨防“亮点”变“痛点”,更应将“痛点”变“亮点”。首先,每个决策都应该统筹考虑,多角度思考,尤其要主动排查,找到“痛点”可能发生的位置,防患于未然,争取多一些无“痛”决策;其次,每个单位要在发现“痛点”之后,及时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查漏补缺,严实责任;最后,“亮点”工作不妨以“痛点”为切入点,从服务对象的抱怨、投诉、意见中搜集提炼有益的信息,加以深度分析,以此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依据,成为提升群众满意度新的增长点。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