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设为首页
第一金融网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娱乐 | 
第一金融网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金融焦点 >> 产经新闻 >> 文章正文
煤价逼电企抬价自保 发改委暗示第三次煤电联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30 11:33:36
编者按:

  大幅上涨的煤价让发电企业不得不考虑抬升电价以自保,而电网企业也顺势水涨船高。电价未涨,与之关联的市场层面已经感觉到了震动。

   中国发电企业期待扭亏为盈的热切愿望在这个温暖的冬天被冻得冰冷。

  在1月17日结束的全国煤炭合同汇总会上,2007年全国电煤价格普遍上涨30元/吨左右,这远远超过发电企业的预期。电煤价格8%的增长幅度正逼迫着电厂做出涨价的选择,但电网企业也早已做好了从发电企业的涨价收入中分一杯羹的准备。

  买煤多交400亿元

  虽然延续五十多年的煤炭订货会变成了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议,但很多内容都是沿袭以往思路,这是大家事先就预料到的。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全国电煤价格普遍上涨30元/吨,山西涨幅更高,大同煤业(10.91,-0.11,-1.00%)集团的车板价已经从1吨265元涨到305元,涨了40元钱。有消息说,他们当初的要价更高,每吨涨67元~80元。 

  电煤涨价让发电企业的天空布满了乌云。记者从电力系统获悉,30元/吨相当于8%的涨幅,已突破了发电企业预期的上限,即5%,整个电力行业2007年将为买煤多支付400亿元。 

  “煤炭企业如今拥有了价格话语权,我们只能接受。”负责电煤的计划、分配、订货的中能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解居臣说,“电煤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到电力行业的经营成本。火电行业目前正面临装机过剩,占成本70%的电煤价格又面临上涨,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看来,煤炭企业涨价的理由是资源、环境、安全等成本的纳入,因此很多企业认为,就是再涨1倍也不过分。 

  而煤炭企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每吨30元的涨价幅度是针对潜在的政策性成本,在合同中还留有后手。比如山西西山煤电在合同的补充协议中就特别提到,如果山西的“两费一金”政策正式实施,煤价将二次谈判。据了解,2007年我国将在山西煤炭企业试行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这3项共计约40元~50元/吨。

  发改委支持电厂涨价?

  这种矛盾让今年的电价走势充满了变数。“除非政府启动煤电联动,否则电力成本压力将无法缓解。”众多的发电企业希望借发改委援助之手,以涨价来释放加大的成本。 

  为了消化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和亏损,国家在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两次实行煤电联动,销售电价共上涨了5.01分/度。发改委公开表示,两次煤电联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压力,电力企业仅承担了30%的成本上升。 

  根据煤电联动的原则,即以6个月为一个联动周期,如果周期内平均煤价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至今已经跨过了3个周期,按照8%的幅度,煤电联动成为必然。以1吨煤发电2000度计算,每吨煤价格上涨30元,每度电价上涨约0.015元。 

  “今年电力企业业绩主要取决于是否实施煤电第三轮联动。”联合证券的煤炭分析师王爽说,“如果不能实施,电力企业2007年,特别是下半年的业绩表现将出现同比下降。”

  一位了解发改委政策内幕的知情人士指出,在今年电煤产运需衔接方案中,发改委再次明确表示:“将继续实行煤电联动,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也就是说,电价肯定要跟着煤价涨。

  而在去年公布的方案中,则没有“煤电联动”的明确字眼,因此方案中的这一措辞被发电企业理解为国家支持电价上涨的一个信号。 

  部分发电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显得比较兴奋。中能电力一位负责燃料采购的工作人员说:“有了发改委的表态,我们对未来也就有底了。看方案时,我还特意把这一句话记了下来。”

  电网欲分提价收益

  记者在发改委的一份文件中也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实行煤电联动,为上网竞价奠定基础。” 

  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电力产业链条中,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实行上网竞价是电力市场化改革重点之一。但这也造成了煤电联动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成本根本不受电煤涨价影响的电网公司,也要求分享提价的收益,它的理由是亏损。

  “我国输配电价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占销售电价的比重都比较低,上网电价占最终电价的70%,另外30%则是输配电价,我们只能靠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之间的差价来获得收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济师李英说。 

  根据煤电二次联动,2006年6月30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度电提高2.494分,但真正落到发电企业头上的,只有0.979分,还不到40%。 

  与发电企业相比,电网企业的利润增速可以用“惊人”来形容。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完成售电量170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实现销售收入8529亿元,利税805.2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19.67%、36%。 

  “电价涨的越多,就意味着我们与电网公司的议价能力越弱,他们会抬高价格打压我们。”上述中能电力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在支持电力体制改革的人士看来,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让电力定价机制跟上煤炭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而目前看,新的电价机制的实行还遥遥无期。 (朱力/中国经营报)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第一金融网站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热点图文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Copyright©2006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