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米拉尔的启示 世界会回到金本位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0/11/26 8:43:36  

1944年前的世界

  在人类的历史中,黄金曾经在很长的时期内作为货币体系的基础。特别是过去的几个世纪,全球的货币体系主要是金本位制度。为了更好地说明黄金对于货币体系的重要性,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个世纪的货币体系变革。1914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英国作为参战国负债累累,不得不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西方世界进入了通胀时代。就是在这个时候,英国结束了金本位制度。从此英镑和美元走上了长期贬值的道路,到了今天分别丧失了98%和94%的购买力。逻辑是这样的,政府选择货币在贬值前借入货币,等到货币贬值后再还回去。一来一往,不但减少了借债成本,有些时候甚至还能赚钱。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通胀终于在1921年前后结束了,不过长期的低利率和高通胀引发了债券和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当时各国的债务水平过高,而且结构不稳定,资产的名义价格不断攀升,巨大的资产泡沫已经形成。终于,1929年股市泡沫从美国开始发生了雪崩式的破裂,随后蔓延至其他国家,全球被拖入了大萧条的深渊。到了1935年各国政府不得不通过纸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并且慢慢走出了经济危机。就在纸币贬值的同时,黄金价格大幅攀升,作为货币体系基石的黄金的总体价值逐渐超过了总体债务的价值。各国政府为了重建货币体系的稳定性,避免全球进一步滑向恶性通胀的深渊,将黄金价格与美元挂钩,以固定比价进行兑换。1935年五大央行建立的黄金与美元固定比价机制,在1944年进一步演变成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维持黄金与美元的固定比价,美国承诺各国央行可以随时用美元按照35美元一盎司的固定比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样做法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稳定黄金价格与纸币的关系来重新为债务水平估值,使得债务与黄金挂钩,以此避免全球再次陷入破产的浪潮之中。

  彼得·米拉尔的启示录

  在《黄金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中,彼得·米拉尔以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作为分水岭将上世纪的货币体系发展分为两个循环,其中第一循环时期(1944年前)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4年以前稳定的金本位制度。

  第二个阶段:1914—1921年,由于大量举债(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高通胀时期。

  第三个阶段:1921—1929年,高通胀引起了资产泡沫,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借债。

  第四个阶段:1929—1935年,债务危机引起的资产泡沫破裂,从而引发了严重的通缩和经济衰退(大萧条时期)。

  第五个阶段:1935—1944年,货币改革重估黄金价格,各国政府为了减轻债务负担,纸币对黄金大幅贬值。

  从1944年开始,彼得·米拉尔认为一个新的循环又重新开始了。根据1944以后的国际金融形势,他认为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现在应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4—1968年,依靠“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的金本位制度。

  第二个阶段:1968—1981年,债台高筑引起的高通胀时期(“越南战争”,“滞涨时期”)。

  第三阶段:1981—现在(2006),无节制举债引起的资产泡沫,各国开始控制通胀。

  《黄金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写于2006年,那个时候次贷危机还没暴露出来。不过按照彼得·米拉尔对于货币体系循环的五阶段划分,我们知道第四阶段应该是由于过度债务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天底下并无新鲜事”,金融海啸的发生印证了米拉尔的理论。毫无疑问,全球的货币体系已经按照米拉尔的设定进入了货币体系循环中的第四个阶段。过度举债引起了资产泡沫的破裂导致了严重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通缩和经济衰退,政府为了对抗通缩和经济衰退不得不扩大政府开支,扩大货币发行量,世界开始朝着第五阶段——金本位进发。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