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创资讯】朱春凯:“突如”调价惹深思

作者:朱春凯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   更新时间:2010/12/22 17:03:11  



     发改委定于22日凌晨上调成品油价格,汽油上调幅度或将为310元/吨,柴油或将为300元/吨。发改委调价突如而至!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说其情理之中是因为,发改委制定了成品油定价机制,且现在其上调最高限价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2+4%原则)已经具备;说其意料之外,是因为当前国家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控制通胀,油价的上调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加剧通胀的压力。政府在履行定价机制和控制通胀之间博弈后,得出了目前的调价结果。
    当前国内的经济状况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控制通胀”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不太在意政府说了什么,那就看看政府具体做了什么(提高存款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我们就以控制通胀去考虑。这里面有两条思路。其一,发改委上调油价——下游传递导致物价上涨——加剧通胀;其二,发改委上调油价——垄断国企盈利放大——油品充足供应——油品价格下滑——抑制通胀。
    对于第一种思路大家不难理解,发改委调价后会,成品油最高限价上调,从国内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到运输成本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胀压力剧增。
    想到刚刚降温的“油荒”后,第二种思路并不难理解。国际油价稍有走高,国内炼油成本略涨,成品油销售环节利润不佳,莫名其妙的“资源紧张”到来了,有人点火,也有人扇风,轰轰烈烈的油荒在国内蔓延。柴油价格飙升,势不可挡,甚至对于“衙门的铡刀”不屑一顾,发改委的“最高限价”形同虚设,最后国家屡次出重拳打压,但是多数地区也仅仅是“低挂高出”。其结果是助长了国内通胀预期的不断加大。(当然油价在通胀中仅是诸多因素之一)
    根本上讲是责权不一导致了畸形市场的存在,石油垄断企业或者是成品油销售企业当然把追逐利益放在了首位,且对后果不需要负责任,在“垄断”和“利益” 双重作用下,市场失去了供需平衡,古老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供需失衡后,就要用价格来找平,于是价格飙升成为必然。这些与发改委规定的最高限价似乎关系不大!
    油品市场的问题大到足以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于是就开始治理。治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堵”,另一种是“疏” 。国家最开始是下文严控物价,对部分油品超价销售现象严厉查处。这些相信业者均耳闻目睹,显然国家在治理油品市场最先采取的是“堵漏”的方式。挺费神且效果不佳。每个油品行业的人很清楚,此次“油荒” 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是需求的减量,而不是国家的制度打压。
    发改委此次调价,将很好的保证炼油企业的利润,可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利益惹出的问题还需利益去平衡,这个根本上讲是政府采取的“疏通”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不见的,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就一定加剧国内的通胀。长期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发改委调价炼油利润丰厚、供应积极,贸易商缺乏囤货待涨信心,这个角度看倒是有利于市场价格的平稳。
    当前国际原油价格高位盘整,调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定价机制”确切地说是国家话语权挽回了颜面,为后期定价机制的修订铺路。当然上调价格短期内最直接的是触犯了部分消费者的利益,但是毕竟国家调价也在时间上做出了让步。“怨言”可以有,不过还是去慢慢接受吧!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