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基金数据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粮屯河:三大产业共绘业绩蓝图

2010-6-3 9:10:19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关键词:公司新闻
核心提示:

  

  “过去五年,中粮屯河的经营规模、资产规模、市值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未来五年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公司对此很有信心。”中粮屯河(600737)总经理覃业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作为国内领先的果蔬食品生产供应商,中粮屯河目前形成了番茄加工及贸易、制糖及贸易、林果加工及贸易三大业务板块,并且在国内乃至全球番茄加工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龙头地位,位居上市公司金牛百强农林牧渔行业第三位。

  对于未来发展,覃业龙表示,在保持番茄产业稳定增长、打造全产业链的同时,公司下一步将会加大糖业的发展力度,通过收购、兼并或者新建等方式进军南糖,此外,对于下游林果加工业的发展也将加大力度。

  业内认为,对于中粮屯河而言,番茄酱价格回暖和食糖业外延扩展将是公司2010年主要看点,番茄酱全产业链战略使公司逐渐控制住原料,有望成为世界一流农产品加工商,加上新疆区域振兴计划的推动,未来业绩稳定增长值得期待。

  番茄:红色产业“挑大梁”

  作为全球最大的番茄制品供应商,中粮屯河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的番茄优势种植区域建有23家番茄制品加工企业,可年产大包装番茄酱55万吨,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亨氏、联合利华、雀巢、卡夫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对于公司主业———番茄产业的未来发展计划,覃业龙指出,未来5年将会适度增加番茄酱规模,使产量由目前的46万吨增至55万吨,把番茄产业的重点放在完善产业链上。

  公司将继续适度发展上游原料规模,农业种植方面,未来5年内自种番茄原料占比将由当前的三分之一扩大到50%;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番茄制品深加工方面的力度,包括番茄粉、其他丰富多样的番茄下游制品等;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并尝试下游的“走出去”战略。

  自2006年起,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番茄酱出口国,2009年我国加工番茄产量占到全球总量的20%,番茄酱贸易量占到贸易总量的40%。

  但由于2009年全球番茄酱产量大增,导致国内番茄酱价格剧烈波动,上半年价格大涨,随后自2009年9月起又出现超过30%的明显下降,也拖累了中粮屯河2009年业绩:营业收入28.79亿元,同比下降16%;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14%。

  2009年产销的相对不均衡也给中粮屯河带来库存压力。业内人士估计,中粮屯河今年库存约为30万吨。

  由于库存消化需要过程,一段时期内国内番茄酱产业仍将承受低价压力。但业内同时指出,当前番茄酱行业已经基本见底,随着今年全球番茄酱预期产量的下降,消费则维持稳定增长,供需环境将逐步改善,预计番茄酱价格将在2010年下半年逐步回暖,呈现“U”型走势。

  兴业证券赵钦此前表示,预计中粮屯河近三年番茄酱产量35万、38万、38万吨,按对应销售均价800、950、1100美元/吨测算,将为公司2010-2012年贡献净利3.3亿、3.9亿、6.9亿元。

  覃业龙透露,由于新产季尚未开始,公司目前仍执行旧产季签约价格,均价约为每吨800美元。“但新产季定价即将开始,定价会参考上一产季的市场价格,目前较低的价格对未来定价不利。”不过他同时指出,公司并不希望通过番茄酱价格的大幅上涨而获得利润,更希望行业能够维持稳定发展。

  业内认为,国内番茄酱厂商对上下游的整合,不仅可以避免番茄原料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而且可以有效增厚利润,同时稳定的供应体系亦能够保证重点客户的需求。

  糖业:加速扩张“南下”

  “未来食糖将作为中粮集团和公司的一个重要支柱性产业,发展力度将加大,甚至比番茄产业发展力度还要大。”覃业龙表示。

  据了解,中粮屯河是全国最大的甜菜制糖企业,产能45万吨,占新疆地区总产能的三分之二,全国的三分之一。

  我国食糖目前主要为北糖(甜菜糖)、南糖(甘蔗糖)并存格局,但甘蔗糖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北糖占比较小。由于成本高、运距长等原因,北糖相对于南糖仍有成本劣势,发展空间受到极大制约。因此,中粮屯河对于食糖业发展力度的加大必须通过进入甘蔗糖领域来实现。

  覃业龙也表示,公司糖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甘蔗糖,将通过收购、重组、兼并或者新建等方式加大在广西、云南以及海外的糖业务发展。“公司一直在寻求这方面的机会,但由于南北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加上目前糖价较高,因此收购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机会仍然存在。”覃业龙说。

  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2002年以后食糖消费出现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食糖消费将接近2000万吨,空间非常巨大。

  在伺机向南糖扩张的同时,未来几年中粮屯河将着重实现甜菜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在现有甜菜原料区推广高糖高产品种和先进种植模式,提高原料单产和含糖,从产业链源头提高现有甜菜糖产业的竞争力。

  东兴证券刘家伟表示,中粮屯河甜菜糖今年有望一改过去亏损状态而带来业绩贡献。过去几年由于甜菜制糖成本居高不下而糖价持续低迷,公司每年都要计提跌价损失,对业绩形成拖累,去年以来公司的库存糖基本消化完毕,有望止亏。

  当前白糖价格保持高位,多数地区糖价超过5000元/吨,较最低时的2800元/吨上涨近80%,有分析师指出,5000元/吨的价格糖厂盈利高达1500元/吨,即使是生产成本较高的甜菜糖,每吨盈利也近千元。

  但中粮屯河方面也表示,08/09与09/10榨季国内食糖连续两年减产,市场供给紧张,价格快速反弹,在外盘大幅走高的同时影响之下,本年度价格可能出现高位震荡局面。经历了连续两个榨季减产之后,未来1-2年预计增产可能性较大,糖价有下行可能。

  兴业证券赵钦指出,不考虑并购甘蔗糖的因素,按中粮屯河未来三个榨季分别生产甜菜糖33万吨,对应年度均价5000、4600、4300元/吨估算,预计公司2010-2012年甜菜糖业务贡献收入10.34亿、12.97亿、12.13亿元,对应净利润0.85亿、0.85亿、0.75亿元。

  林果加工:小行业里的大空间 

  作为中粮屯河的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林果加工业务近年发展规模并不大,占公司主营收入比重也较小,但新疆丰富的林果资源,也给公司该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空间。

  覃业龙表示,未来将加大对林果加工业务的投入和发展,希望未来5年内公司的果蔬汁饮料产品能够达到10万吨的规模、干果产品也能够达到10万吨规模。

  据了解,中粮屯河是全球最大的杏酱生产企业之一,下属5家林果加工企业具有年产2万吨杏浆的生产能力,占国际杏浆市场贸易量的40%,是世界知名的杏浆产品供应商。

  为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打造品牌影响力,中粮屯河今年年初正式进军下游果蔬汁市场,推出两款“屯河”品牌高浓度的番茄汁和杏汁,今年将主要以北京和新疆等为销售样板市场,此后逐步推向全国,产品将覆盖到商超和餐饮渠道。

  覃业龙表示,果蔬汁产品的销售目标为2010年实现2000万元的销售收入,未来5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目前来看反响比较不错,今年应该会超过预期,2000万元的销售目标可以实现。明年产量争取做到5000到1万吨,2012年做到1万-3万吨。”

  据了解,中粮屯河的小包装糖产品也已经通过福临门品牌渠道在全国商超渠道铺开,销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而公司今年还将在国内市场逐步推出其他“屯河”品牌的番茄制品,大力推进国内加工番茄制品消费。

  此外,中粮屯河持股49%的新疆屯河水泥有限公司未来也将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2009年,中粮屯河共获得投资收益6471万元,大部分来自于屯河水泥。

  分析人士认为,国家对于新疆地区的支持和振兴很大一部分是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给新疆地区的水泥企业带来机遇,中粮屯河对于屯河水泥的投资收益未来也有望“水涨船高”。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0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