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A股收评:A股不破不立是错觉?管理层或“等等再说”

作者:万保辉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更新时间:2011/12/8 17:23:2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周召开

  【财新网】(记者 王长勇)作为拟定明年经济发展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下周在北京召开。

  财新记者多方了解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在12月12日-14日召开。而2010年是在12月10日-12日。据悉,今年的召开时间比去年晚两天,并无特殊原因,仅是日程安排所致。

  有别于往年在会后公布政策基调,对2012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部和央行已提前公开透露,即明年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财政部官员11月10日在第18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上透露,明年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央行11月16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提出“明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往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发布前,政府不会公开透露宏观经济政策基调。今年财政部和央行先后公开政策基调,显然是对国务院10月29日常务会提出宏观调控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落实。

  不仅公开了政策基调,国务院常务会后,政策调整的实际行动也随之启动。最近一次实质行动就是放松货币,即央行于12月5日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决策层没有拘泥于既定的议事程序,而是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前增加了更多的政策弹性。在10月宏观经济数据出台,物价总水平回落至5.5%,并预期在12月将回落至4%的调控目标后,以稳增长为目标的宏观政策松动便陆续展开,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认后,便可从容引导经济增长平滑过渡到明年。

  有别于今年以控通胀为首要任务,2012年稳增长的目标将得以提升。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11月21日举行的第22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

  虽然明年的宏观调控的基调维持不变,但政策内容会有所不同。财政政策在继续发行赤字、扩张政府支出的同时,辅之以结构性减税措施,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

  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赤字预计在1万亿元左右,有望高于今年的9000亿元。中央的财政赤字可能保持在7000亿元左右的规模,而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将高于今年的2000亿元。

  2009年地方政府发行的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将于明年到期。如果不增加赤字规模,地方政府用于水利、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的资金将非常紧张。根据审计署审计报告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明年将有1.84万亿元债务到期,这一数据不包括今年新增债务。

  明年的货币信贷将比今年宽松。国家发改委专家预计,今年的新增信贷有望达到8万亿元,2012年也有望保持这样的规模。明年随着通胀压力的减缓,货币放松将会持续。

  为应对通胀和总量对冲过剩的流动性,本轮收紧货币的行动,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标志,自2010年1月18日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5.5%提高至16.0%开始,总计提高了12次,今年6月20日达到21.5%的高点。12月5日下调至21%,意味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周期开始。

  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力度和进度,和上调期间的因素一样,一是决定于通胀回落的程度和速度;二是外汇占款释放流动性的变化。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大幅下滑,通胀压力逐月迅速大幅降低,被动投放货币的压力也明显减轻,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节奏和力度,预计也和上调时一样,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下调11次、回落至16%的水平不是没有可能。

  2012年政府制定并公开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仍会是8%左右。按既往经验,将经济增长预期性目标定为8%,则政府实际希望达到的增长会在9%-10%之间。

  “政府希望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但也不希望幅度太大。”多位政策研究人士认为,明年临近政府换届,本届政府不会让经济增速过低,但增速也不能太高,以免给下届政府带来压力。“政府希望明年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将维持在9%左右的水平。”(财新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本周A股迎来大考

  ■特约撰稿 林海生

  近日,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显得异常脆弱,欧美债务问题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国内市场便倒戈相向。其中,B股指数跌幅明显,连续创出17个月以来的新低,短期来看,仍有可能向纵深扩大跌幅,进而对整个市场构成拖累。

  12月初,国内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货币与财政政策能否延续微调,有望在会议上做出总体的部署。目前A股走势较为疲弱,而前低2307能否形成有效支撑,大概在本周将迎来关键性大考。

  欧盟峰会需要实际行动代替口号

  从最近1个月的数据情况来分析,不难发现:近期美国在经济复苏领域远远超出欧洲国家的表现,就业市场数据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11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2.0万,好于前值8万;11月失业率出人意料地回落至8.6%,摆脱9.0%以上的记录高位,为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美元指数自今年10月底以来,反弹幅度已经超过6%,加上,欧洲债务问题持续恶化,引发避险资金流入美元,导致美元指数有可能进一步出现上行,进而压制欧元,打击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的信心。

  12月9日的欧盟峰会就是给欧元区国家一次调整的机会,市场投资者普遍对其寄予厚望,期待欧盟能够落实解决欧洲债务问题的实际行动和措施,包括:具体分配从4400亿欧元救助基金(EFSF)提高至1万亿欧元的资金扩充来源,稳定EFSF的资金规模;从欧洲央行贷款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IMF出资缓解欧债危机;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倘若欧盟峰会并无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全球金融市场短期或将借助宏观环境“降温”的预期配合,再次遭遇下跌的可能性。在全球货币政策再度放宽的预期下,欧洲央行高度强调目前欧洲经济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继11月之后可能采取进一步降息措施,以期刺激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自2008年危机产生以来,仅仅靠货币政策宽松,不能最终解决债务问题,泛滥的流动性容易鼓吹市场的泡沫。

  因此,欧洲国家需要付诸更多的实际行动,用以缓解债务危机所带来的利空影响。

  伊朗冲突影响金融市场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丰富,几乎占到全球的65%,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资源分布情况来看,伊朗的石油占全球总储量的12%,出口方面主要销往欧洲和亚洲,其中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国家进口量占1/3左右。

  长期以来,伊朗国家由于潜在参与核装置研发的计划,而受到欧美国家的各种制裁。今年11月底,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对伊朗进行了新一轮的经济制裁,内容涉及到能源、金融、交通等领域,导致国际油价继续高位徘徊。

  在伊朗国内,愤怒的学生和民众参与了游行示威,占领英国大使馆,焚烧英国国旗,冲击英国外交领地,迫使英德法国召回各自驻伊朗的大使。

  目前,英伊矛盾可能进一步升级,英国伦敦下令驱赶伊朗所有的使馆人员,并通知离境的最后期限;欧盟27国外长会议决定予以回应,再次扩大对伊朗进行制裁的清单;美国参议院也全票通过对伊朗执行严厉经济制裁的决定。

  中东的其他国家,近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部矛盾,警惕这些因素被激化成外部矛盾,进而引发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先有阿盟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加上美俄航母驶进地中海,毫无疑问,中东地区纷争再起,而局部国家已经宣布进入战备状态。一旦爆发战争的话,国际油价将有望扶摇直上,甚至突破120美元/桶的关口,这对努力摆脱衰退风险的欧美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对于欧美与中东国家来说,当局部政治矛盾演变为战争的话,将导致出现“两败俱伤”的残局,对各方均为不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关注

  继今年10月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确认拐点之后,市场普遍预计11月CPI数据将有可能大幅回落至5.0%下方,甚至更低,反映了目前国内通胀压力进一步得到有效缓解。

  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过去33个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50%,说明了国内制造业存在衰退的风险,第四季度国内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已成定局。

  国内央行近3年来首次调降存款准备金率0.5%至21%,稳健货币政策可能倾向于继续适度宽松,似乎也暗示了明年国内中央经济工作的重心,将由“抗通胀”转为“保增长”,在外围经济形势恶化、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下,明年进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率可能降为零或负数。因而,“保增长”或成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

  大盘方面,技术上仍处于明显的调整趋势当中。欧美消息因素继续主导市场情绪,而目前外围环境整体偏空,国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即,倘若没有实质性的利好消息出台,本周大盘或将继续考验前低2307,能否形成有效支撑,大概在本周将迎来关键性大考。(通信信息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