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A股收评:强势震荡背后 坊间传闻这几天或公布重大利好

作者:万兵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更新时间:2011/11/4 16:27:29  

  政策转向 保增长有望助A股走好

  沪深A股周三拉出大阳线后,技术上突破了60日均线压制,多根趋势线正形成良好的上行通道。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热点被全面激活,成交量稳步放大,沪市继周三突破1000亿成交金额后,昨天再创1363亿的4个多月新高。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不少认为,在中国经济由控通胀向保增长的重心转移中,反弹行情正在向主升段迈进。

  过去的1个月是宏观政策转向的关键时间段。早在10月初,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9.1%,增幅回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6.1%,较8月涨幅降0.1个百分点,双降引起市场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尽管"软着陆"和"硬着陆"在业界并无绝对的量化指标,但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底线不能碰"硬",而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已在多方面显露端倪。在预期通胀将在10月出现明显回落的前提下,政府果断将经济重心由控通胀转向保增长。

  逼迫政府做出这一选择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大幅减速,使得在GDP构成中占比40%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增速大幅下降,这是造成GDP增速下降的主因。其次,由于欧债危机的加剧和蔓延,对中国出口型企业的影响逐步明显,占比10%-20%的出口同步萎缩。尽管占比40%-50%的消费三季度出现反弹,但主要得益于汽车消费回升与房地产类消费反弹。有机构预计,四季度汽车与住房消费将再次疲软或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或下滑至17%。受政策刺激指引的汽车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执行率已达80%,执行时间也已到期。因此,剔除四季度消费的季节性因素,消费对GDP的拉动将非常有限。

  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在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中已得到全面体现。数据显示,剔除ST公司后,2011年上半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3.5%,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20.1%,第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6%。这表明,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正在逐季下降。

  令人担忧的是,四季度业绩大幅下降或已成定局。从前三季度银行业业绩看,16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6920.54亿元,同比增长31.87%,占全部上市公司前三季净利润的46.62%。银行以外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7925.22亿元,同比增长仅9.65%。全体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倚重银行股的业绩撬动,而银行股业绩高增长得益于规模和息差收入。但是,一些资产负债结构调整较快的银行目前净息差水平已接近2007-2008年的最高峰值,面临回落,同时,定向宽松的微调政策实施后,上市银行净息差的反弹恐难以持续,因此,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已在预期之中。银行业资深研究员甚至预计,增速或将回落10个点,这将直接影响四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整体增速。

  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基础设施的投资已近尾声,房地产调控政策不见松动,投资增速大降是大概率事件。在希腊公投闹得沸沸扬扬、欧债危机恶化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尚无明确时间表的影响下,中国出口的复苏不仅短期无望,恐怕还会进一步萎缩。

  全球经济正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下行周期的通道中,中国不得不将经济重心由控通胀转向保增长。应该说,近期的政策定向宽松和结构性调整非常及时有效。如果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不仅要避免短期的"硬着陆",而且要避免中期的"硬着陆",那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从保增长的措施主要是刺激内需和拉动以传媒文化等新兴产业这一动作观察,政府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将对冲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的投资增速下降,同时有利转型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从2011年三季度单季数据看,政府拉动内需的刺激是有效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有色金属、建筑建材、商业贸易、农林牧渔、餐饮旅游、钢铁、食品饮料、房地产、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金融服务、煤炭采掘、采掘服务等14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大部分就属于消费内需行业。由于政府明确要继续加大刺激内需,在四季度消费旺季,大消费行业的公司有业绩上涨的动力。

  从文化传媒产业的政策到结构性减税,再到拉动消费等诸多新政的推行,这势必为中国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带来实质性的刺激作用,也将为A股接下来的行情带来动力。 (谭恕 证券时报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网站首页|财经金融|银行|股票|基金|保险|期货|股评|港股|美股|外汇|债券|黄金|理财|信托|房产|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