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设为首页
第一金融网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娱乐 | 基金数据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债券 >> 债市动态 >> 正文

票据融资占半壁江山 信贷高增长难长久

2009-2-12 9:37:17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字体:
市场权威人士11日介绍,从1月份银行信贷投放统计数据看,票据融资占比达到5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目前新增贷款中绝大多数来自票据融资,再加上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银行信贷的高增长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将逐渐递减,目前银行信贷的高增长将不会长期持续。

  银行加大票据融资投放

  某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统计,一月份银行新增贷款总量将在1.2—1.5万亿之间,其中国有四大银行以及国开行的新增贷款将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前期大项目合作贷款的投放完毕,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把信贷业务的重点转向票据融资。

  从工行公布的数据看,一月份,该行的新增信贷总计为2521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了1350亿元,占比为53.55%,从银行业总体看,一月份票据融资的增量将会占到整个信贷增量的一半以上。

  中小银行缺乏大银行的资源优势,目前很多股份制银行把信贷增长都寄托于票据融资的增长。民生银行某人士介绍,同大银行上千亿的信贷投放不同,该行目前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票据融资上,通过赚取票据点差来提升这些存量资金的收益。“同大银行比,我们没有更多的政府、项目、客户优势,未来信贷是否还能持续高速增长,我们也不太乐观”,该人士说。

  华夏银行某人士认为,目前股份制银行中票据融资的占比已经较高,由于业务的特殊性,这些资金仅限于在银行系统中流动,并未真正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因此不会对投资增长、整体经济的流动性和增长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这位人士还认为,如果票据融资占比过高的情况没有改变,那么今后信贷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减缓。

  中长期贷款占比将提升

  据摩根士丹利的统计,去年12月新增的7720亿元贷款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的总额为4270亿元,占到整体的55%,中长期贷款的总额为2420亿元,占到整体的31%,居民及其他贷款总额为103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的增幅达到了12.5%,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8%。不过随着今年各地基建项目的开展,目前银行的信贷结构可能将会有所变化。

  某国有银行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各大银行都把业务重点投在了中长期项目上,今年中长期贷款的整体占比将达到整体贷款投放的30%以上,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银行的资金使用习惯。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中长期贷款占比的提升使得银行面临的资金风险得以延后,银行对资金收益的考量也会随之调整,不过贷款结构的变化对银行匹配资产和风险也带来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各家银行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项目来源制约信贷增长

  目前大银行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电网、铁路、核电、公路等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主要在去年末陆续拉开,中小银行由于资金规模和政府资源的劣势,在本轮信贷高涨的大潮中并未获得相应的收益。

  上述民生银行人士表示,目前该行信贷投放的项目还主要集中在优质中小企业和中东部区域,对于高风险的行业、企业坚决制止贷款违规操作。而大庆商业银行负责人介绍,虽然目前各家大银行都在积极放贷,但是该行目前的信贷增长有限。“主要是找不到更好的项目和企业,不过由于当地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有限,原有的信贷投放还能保证可观的收益”,该人士说。

  华夏银行人士认为,由于前期大项目大客户都被大银行瓜分完毕,后期银行体系整体的信贷持续增长受到一定考验。由于部分行业以及一些中小企业积累的风险在逐步释放,再加上外部需求缺失的影响逐步显现,四月份之后银行可能难以寻觅更为稳定可靠的项目来源,因此银行业整体的信贷增速将会放缓。

  此外,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也认为,由于前几轮经济周期的验证以及未来出口增长的大幅放缓,今年底,信贷增速有可能减缓至15%左右,未来信贷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源于财政刺激计划下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7-2009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