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票 >> 后市预测 >> 正文

一大重磅利空突袭 A股节后开门红泡汤?

2013-9-23 8:42:53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第01页][第02页][第03页][第04页][第05页][第06页][第07页][第08页][第09页][第10页][第11页]>>下一页[编者按]小长假期间,美联储消息维持QE消息落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下一页
  [编者按]小长假期间,美联储消息维持QE消息落地,不过与此同时,另外一则消息的出现将对大盘带来一定的影响,或决定节后首日大盘的走势。
  导读:
  【一大重磅利空突袭 A股节后首日红盘泡汤?】
  【IPO重启再度升温 A股压力重重】
  18届三中会前后或启IPO 监管层为减压做两准备
  274家IPO撤单公司转向借壳
  皮海洲:IPO不妨引入优先发行制度
  【A股影响】
  欧美市场冲高遇阻需警惕 A股缩量回调待观察
  QE暂缓退出短期有利A股 节前无虞节后隐忧
  私募:国庆节后看反弹 可提前加码
  【机构观点】
  中投证券:技术性回调看来不可避免 冲新高先需整固
  民族证券:观望气氛浓厚 轻仓过节为上
  西部证券:先行指标已有转弱迹象 反弹趋势受到压制
  【大势研判】
  高价股下跌是利好 短期市场风险降低
  大盘蓄势后将向纵深发展 短期压力开始显现

  18届三中会前后或启IPO 监管层为减压做两准备
  种种迹象表明,暂停一年的IPO市场或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重启。业内人士乐观预计,"十一"之后,征询时间长达三个月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将正式推出。
  9月13日,证监会召集部分券商高层人士和学者,针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问题召开小范围闭门会议。
  与此同时,监管层也在为IPO重启的市场压力减负而未雨绸缪。一方面,积极推进优先股试点的各项制度准备,另一方面,自2013年10月8日起,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中实施分道制。
  2015年过渡到注册制
  此次闭门会议传出的最大亮点是,证监会首次提出2015年要过渡到注册制;同时承诺,自企业开始报材料后,三个月内给予答复。
  从郭树清"IPO不审行不行"的惊天一问,到两年后过渡到注册制的表态,彰显出监管层市场化改革的决心。
  此前,新股发行审批制一直被外界认为是A股所有深层次问题的根源。
  "没有大破大立,中国资本市场很难有大发展。"天鹰资本执行合伙人迟景朝表示。"郭树清在任期间,证监会就一直倡导市场化原则,从终级改革目标看,注册制才是完全的市场化。"
  不过,对比中外资本市场的差距,迟景朝认为,两年的过渡期是必要的。目前马上平移到注册制并不现实。"首先,法规不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不成熟;其次,监管多为事后监管,事前和事中监管缺失;第三,中国散户也不够成熟,一旦投资收益受损,缺乏完善的投资补偿机制,弥补投资者损失。"
  "变事前把关为事中事后监管"是监管层一直努力的方向。
  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今年8月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刊发文章称,"(要)扭转'重审批、轻监管'倾向。将'主营业务'从审核审批向监管执法转型,将'运营重心'从事前把关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
  不过,在注册制实施之前,还需要对《证券法》和退市制度进行修改。鉴于《基金法》长达四年的修订过程,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内实施注册制仍有不小难度。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主旨
  监管层召集的新股发行制度闭门会议被看作是IPO开闸的信号之一。据参会券商表示,监管部门总体定调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虽然意见稿中,引入了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调高了网下配售比例等诸多新措施,但仍被市场定性为小修小补的改良,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上述券商表示,为了使新股定价及申购更有利于普通投资者,监管部门希望业界讨论可否对参与网下报价的机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该人士推测,其实监管层的意图是,让参与询价的机构为其报价负责。
  这一改革思路其实与郭树清此前的改革逻辑一脉相承。上任之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就成为郭氏改革的重头戏,其中,询价制是关键。
  "仔细研究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相关条款可知,其实质就是控制机构漫天要价,合理询价,从而压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为散户赚钱留有空间,从而形成投资的正循环。"迟景朝表示,这也是监管层力图从制度上引导投行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在完全市场化放开之前,迟景朝建议,证监会可以对发行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用"行政加市场"双重力量来改变目前投行发行定价总体上偏向发行人的现状。
  事实上,2012年的IPO改革中对发行定价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25%的情形予以限制,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出于公平起见,且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部门希望业界讨论能否对参与网下报价的机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不仅增加单个机构获配额度,还有助于杜绝承销商拉票、部分买方机构帮忙拉抬发行价等行为。
  虽然此次会议并未涉及任何关于IPO重启的时点问题,然而,市场人士推测,IPO可能在11月前后恢复正常。
  即便11月开闸,这一时间也大大晚于市场整体预期。此前,市场一直寄望IPO将在财务大检查之后即刻推出。然而,却一拖再拖。
  自2012年9月28日后,中国A股再无IPO。随着IPO启动时间的一拖再拖,市场对重启也越来越敏感。每一次传闻都令市场出现幅度较大的下跌。
  某投行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即使按照现有节奏,也不可能推进太快。按照惯例,在新股发行改革意见推出后,还有新股发行配套规则、承销配售方式等一些技术问题与规章需要修订。
  为IPO重启减压
  证监会支持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表态,以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的出台也被视为IPO重启之前,监管层为市场减压清障的伏笔。
  目前证监会正在积极推进优先股试点的各项制度准备。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还无法预知哪家银行率先发行。
  "监管层在这个时点推动优先股试点,我认为是有考虑的,最直接的效果是减小银行股增发对资本市场的抽血作用。"迟景朝表示。银行庞大的再融资计划无疑更令市场承压。
  8月以来,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公布再融资计划,商业银行通过再融资补充资本的压力有增无减。
  2010年,上市银行曾进行股权融资逾2700亿元,在2012年进行的逾3000亿元再融资中,不少是通过定向增发完成。今年,3000亿元再融资或将通过优先股方式化解。
  虽然优先股被视为资本市场长期利好,不过,短期内优先股对市场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业内也有分歧。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并不认为优先股是利好。据接近程定华的消息人士称,主要是由于对优先股的理解市场有大的偏差,而且,优先股会大规模铺开,对利率和市场供给是很大冲击。
  另据记者了解,优先股试点不会存在行业限制,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发行优先股。
  与此同时,即将启动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也被认为是对IPO重启的前期铺垫。
  专业人士分析,在IPO暂缓的大前提下,众多等待上市的资产将会倾向于通过兼并重组实现曲线上市。此次"分道制"新政的推出,无疑将大大便利兼并重组的进行,从而部分缓解IPO堰塞湖压力。
  "分道审核,一是可以加快并购重组审批进程,二是进一步规范审核管理。"在迟景朝看来,重组只是上市,不是融资,从这个角度说,并购重组没有对市场造成抽血作用。(.中.国.经.营.报)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下一页

分享到: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