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外汇 >> 外汇资讯 >> 正文

美元转势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2013-3-20 8:51:29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查看最新行情□招商银行刘东亮[微博]2月份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已升值4.4%,但人民币却不跌反升,以中间价计算还升值了0.3%。近期人民币持续走强的逻辑可能是,随着海外经济的逐渐企稳,特别是
查看最新行情
    □招商银行 刘东亮[微博]

  2月份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已升值4.4%,但人民币却不跌反升,以中间价计算还升值了0.3%。近期人民币持续走强的逻辑可能是,随着海外经济的逐渐企稳,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外需正呈现上升势头,这从1、2月份出口的强劲增长中可以得到印证,而外需的好转,减轻了中国出口部门的压力,使得人民币理论上具备了进一步升值的空间。

  不过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简单,如果将视野拓宽到中国整体经济的话,会发现问题依然很多。今年前两个月的宏观数据已经公布,我们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不如此前预估的那么乐观,进口低于预期,且增速偏低,这是内需动力不足的强烈信号,同时消费、工业增加值均创下几年来的最差表现,这暗示始于去年四季度的这一轮经济回升可能比较短暂,未来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今年人民币的升值基础并不会比去年有明显改善。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国际汇率市场,美元很可能进入中长期强势周期,如果人民币继续追涨美元,将带来严重问题。

  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美元会进入一轮为期数年的强势周期:首先是美国经济增长已经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且这一优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美联储很可能率先退出量化宽松,这将造成美元市场利率上升,并吸引资金流入美元资产;其次是美国正进入“页岩气革命”,这将大幅削弱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使得贸易逆差收窄;最后,在中国人力成本的迅速上升、美国推出多项对制造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在“页岩气革命”导致美国多项生产要素价格下滑的推动下,制造业回流美国正渐成趋势,这将进一步平衡美国的贸易账户。美国正在大幅压缩贸易赤字,贸易账户的再平衡,将减少美元向海外的输出,促成美元走强。在未来3-5年,美元有可能升值30-40%,堪比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两轮升值周期。

  在这种形势下,由于人民币事实上“软挂钩”美元,这会导致在美元升值时,人民币被动追随美元升值,进一步导致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等大幅升值。强势人民币会吸引国际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因此时博取人民币升值与博取美元升值的效果是一样的。大量流动性的进入,为今后流动性的退出打下伏笔,为国民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埋下隐患。

  更恶劣的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或者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会大幅升值,以招商银行贸易加权汇率指数为例,仅仅2个多月的时间,已经从今年年初的125.5上升到128.5,创汇改以来新高,如果未来追随美元升值,这一指数甚至有可能达到160甚至180。而这一压力不可避免的会传导到外贸领域,导致中国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国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扬,从而影响到出口部门的景气,除非来自美国的需求能够抵消欧洲、日本需求的下滑,但这显然不太可能。

  一方面是维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一方面是出口遭受打击,届时的人民币汇率,将会非常类似英镑在1992年的处境——为了与挂钩货币的稳定而处于被动局面。国际市场显然会注意到人民币被高估的事实。中国将陷入两难,如果要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则必须接受人民币被高估的事实,并承受贬值压力,如果要让人民币回归正常汇率,则必须放弃与美元的“软挂钩”,允许人民币贬值。

  我们相信,中国将不得不选择后者,而一旦开始释放贬值压力,国际资本转为流出,中国将面临“美元升值周期的危机”这一压力。实际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美元大升值周期中,新兴市场均出现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不过,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后盾,有实力应对局面,或许并不会像一些新兴市场那样遭遇“美元升值周期的危机”,但其高昂的代价,可能会迫使货币当局提前允许人民币与美元脱钩,进入浮动阶段,就如英镑退出欧洲货币体系一样。(外汇网)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