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黄金 >> 名家点金 >> 正文

宁贵银:怎么在市场上做一个理性的人!

2015/12/23 15:35:00  文章来源:第一金融网  作者:a2563523…
文章简介:
宁贵银:怎么在市场上做一个理性的人!

  市场无常。最大的机会,来自于人类的感情;最大的挑战,也来自于此。掌控它,你将完胜;忽略它,自寻死路。

  一切交易都是与人打交道。人有理智,亦有感情。理智是简单的,而感情是神秘的。想做好交易,你要懂得人类的情绪波动,懂得他的恐惧、他的希望、和他人性中致命的弱点。我们,无非就是在人类的情绪中,寻找机会。

  值得庆幸的是,有些极其聪明的前辈——行为金融学的先驱们——揭示了其中的秘密。在不确定性面前,人们容易重复一些错误。在压力之下,人们容易错判风险与机遇。我们懂得这些。他们知道,别人的判断失误就是自己的机遇。更难得的是,他们还知道这些失误是什么样子的,每当市场上露出这些失误的尾巴,他们就能抓住。

  哪有理性人?

  多年以来,“理性人”是所有经济学说和金融理论的基础。交易员应该知道,这是扯淡。地球人都是非理性的。一旦介入交易,也就进入了情绪的死循环:

  希望:我希望它涨,我一买它就快涨吧!

  恐惧:我输不起了,再也输不起了……

  贪婪:啊哈,这么多钱,我赚了这么多钱!快马加鞭,再翻一倍!

  绝望:坑爹啊,什么玩意啊,赔赔赔,有没有赚钱的时候啊!

  这是最为常见的情绪,是千百年来的进化结果。但在市场交易中,它们就是“认知偏差”(cognitivebiases)的根源——该要不要,该放不放,该守不守。

  1、该要不要——损失规避

  童话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没有一个童话会写:王子与公主过上了“一天好、一天坏”的日子,也不会是“一天特别幸福,另一天吵点架”的日子。损失规避(Lossaversion)就这样深深植根在人们的脑海中——追求平稳,追求安逸,受不了风险与赌博,从我们的童年就开始了。

  从本质上讲,50%概率赢、50%概率输的赌博就是不赔不赚,但没有人会接受它。因为,“输”的痛苦,往往是“赢”的快乐的两倍,行为金融学的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只有当我们把“赢”的金额改成“输”的两倍时,才可能让一些人动心——50%的概率赢到100元,50%的概率输掉50元,正常人只接受这样的赌博。

  那么,如果是50%的概率赢到80元,50%的概率输掉50元呢?理性人会抓住它,而正常人会放过它。他们不去想,自己放过的,是一个真正能赚钱的机会。

  2、该放不放——沉没成本、处置效应

  面对纠结的感情,劝的人都说一样的话,“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不说这个,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但说了这个,也知道是白说。当事人总会摇摇头,说我已经付出了太多。这种痴狂般的坚持,就是沉没成本效应(Sunkcostseffect);这种自杀式的选择,就是处置效应(Dispositioneffect)。

  选择,是为了未来,而不是为了过去。如果你忘了这一条道理,在选择时考虑付出了多少、等待了多久,就会进入沉没成本的陷阱——那个让你哭的最多的人,那支让你操心最多的股票,反而被你一再坚持。这也被称为“出赢保亏”的处置效应——处置股票时,总是喜欢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结果是,赚钱的股票赚不了多少钱,就扔掉了;赔钱的股票不赔完老本,就不会扔。

  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不愿意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想用拖延等待希望。这是深深的恐惧与自卑,而非勇敢与自信。然而,多一天错误,就少一天正确。有太多的人,一定要输到血本无归,才肯停止自欺欺人。他们忘了,拒绝承认失败,从来不意味着成功。

  这个市场是投资者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止损,被套,扫单,爆仓中。你有没有想过,本来是一个赚钱的投资项目,但是你为什么却是在一直亏损,从未盈利或者说亏多赚少,转而对这个市场逐渐失去信心,逐渐的退出这个市场。这些都是因为你的盲目和无知,你错失了好的平台,错失了真正能带你赚钱的老师。石勇裙:壹肆柒二四零叁壹伍,验证P,本人无意指责,有意提醒。希望投资者们不要再浑浑噩噩的在这个市场上瞎搞,这样还不如早点退出。石勇本人256.叁伍-贰叁7.69,说过要想成为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先强大自己,不是各位在市场上赚不到钱,而是没有遇到能让你强大起来的合作伙伴。本人的实力欢迎大家来验证,你一份信任换我的负责到底

  3、该守不守——结果偏好、近因效应、小数定律、从众效应、锚定效应

  结果偏好(Outcomebias):如果结果成功,无论原来的决策多么糟糕,也算好的。如果结果失败,无论最初决策多么明智,也是坏的。

  近因效应(Recencybias):最新的数据、最近的经验,总比之前的更可信。

  小数定律(Beliefinthelawofsmallnumbers):看极少的例子、用极少的信息,就轻易下结论。

  从众效应(Bandwagoneffect):盲目随大流。

  锚定效应(Anchoring):用先入为主的判断代替理智。

  正确的决策,也无法避免意外的风险;正确的方法,也难以完胜多变的市场。然而,在意外突袭、大市动荡的时候——因为结果偏好,糟糕的结果抵消了理智的决策过程,正确的决策机制将被抛弃;因为近因效应与小数定律,最近的几次失败抹去了长期的成功经验,珍贵的经验将被扔掉;因为从众效应,人云亦云取代了理智判断,一拥而上,市场的震荡因此加剧因为锚定效应,脱离现实的预设目标打击了实际成绩,你做对的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人们是那么容易放弃对的东西。只要结果是错的,无论错在哪里,人们都以为错在自己。

  这就是人类,该接受时,他选择放弃;该放弃时,他选择坚持;该坚持时,他选择撤退。你见过中国最憨厚的股民吗?他们拿着辛苦工资来炒股,不敢买有风险的股票,50%赚80,50%赔50的股票,他们拱手让给别人;他们觉得攒点钱不容易,赚的时候,他们赶紧兑现,跌的时候,他们从来都不敢卖,害怕这一切真的成为现实。结果,输不起的人,一定输得最惨。这是一些人的灾难,也是另一些人的机遇。

  
分享到: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没有任何专题栏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5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