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美股 >> 环球股市 >> 正文

境外战投减持中资银行5年获利超270亿美元

2013-5-28 8:49:07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随着高盛出清工行股份,意味着国有大行已进入“后外资战略投资者时代”。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06年以前入股中资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中的坚守者越来越少,要么已全部清空所持股份,要么在频频减持后所占银行H股比例已不足5%。根据历史交

随着高盛出清工行股份,意味着国有大行已进入“后外资战略投资者时代”。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06年以前入股中资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中的坚守者越来越少,要么已全部清空所持股份,要么在频频减持后所占银行H股比例已不足5%。

根据历史交易数据,2008年底以来,约9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所持中资银行股份,累计套现493.62亿美元,获利达272.83亿美元,部分境外战投的收益高达6倍。

外资战投时代终结

自2008年底以来,国有银行上市前引入的外资战略股东在股份解禁后,出于自身财务需求等因素,纷纷狂抛中资银行股份。

高盛是国有银行主要外资战投中的最后坚守者,高盛清空工商银行股份,宣告了国有银行外资战投时代的终结。

“外资机构自身财务因素与转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今这些外资机构意识到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存在不确定性,对于这类早已实现预期收益的投资来说,落袋为安是不错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微博]称。

就在去年,投资入股已10年的花旗银行清空所持全部浦发银行股份,套现高达6.6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2.16亿元,获利超过6倍。

“如果说早几年外资战略股东减持的主要原因是财务因素,最近外资机构的减持则有看空意愿增加的原因,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业利差随之收窄,未来国内银行盈利增速下降基本已成共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称。

翻开历史交易记录即可看到,境外战投机构在2009年、2011年均掀起过减持中资银行股的小高潮。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外资战略投资者在解禁后迫不及待出售了大量中资银行股份。

其中尤以中国银行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减持最为彻底。瑞士银行在2008年底即清仓所持33.78亿股中国银行,套现约8亿美元。

通过RBS China间接投资中国银行的6家外资机构更是减持中行的主力。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持RBS China51.6%的股权,李嘉诚基金会、美林证券(现在为美国银行)的关联公司分别持RBS China24.2%、9%的股权。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在股份解禁1个月后即2009年1月一次性出清所持108.09亿股中行股份,套现184.83亿港币;李嘉诚基金会亦狂抛20亿股中行股份,套现约40亿港币,一时之间掀起外资战略投资者抛售中资银行股的狂潮。

参与2009年1月份减持潮的还有建设银行的主要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美国银行2009年1月份减持56.24亿股建设银行股份,套现额高达220.46亿港币。2009年5月,美国银行再次抛售135.09亿股建行H股,套现567.38亿港币,至此美国银行将上市前从汇金公司处购入的,以及全球发售时认购的合计191.33亿股建行股份抛售殆尽。

美国银行2008年两次通过行使认股权证获得的合计255.8亿股建行股份,直到2011年8月29日才解禁。美国银行对该部分股份抛售起来同样毫不手软,于2011年的9月、11月分别抛售了131亿股、104亿股,两次减持后所持建行股份已所剩无几。

2010年9月份以后,李嘉诚基金会再次减持手中剩下的30.67亿股中行股份,其中2010年减持2.44亿股;更大手笔减持在2011年完成,至2011年底,李嘉诚基金会彻底从中行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上消失。

而当时前十大股东排名最后的中国铝业(与神华集团并列第九)也不过仅持有中国银行接近1亿股。

在外资股东轮番减持后,除了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瑞士银行、高盛、花旗集团、新桥资本等彻底退出外,仍持有中资银行股的一些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已降至较低水平,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外资战略股东的身影已经越来越模糊。

以中行为例,上市前引进的4家战略投资者当中,目前只剩青睐投资中资银行股的淡马锡,所持股份占中国银行H股比例已不足5%。就连金融危机爆发后未跟风减持中行的亚洲开发银行,2011年、2012年亦悄悄处理了所持中行的股份。

美国银行2011年11月减持建设银行股份后,仅持有21.48亿股,占建设银行总股本比例仅0.86%。

工行的另外两大外资战略股东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2009年4月在所持股份的一半解禁后已悉数抛售,抛售后安联集团、美国运通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占工行H股的4.18%、总股本的0.2%。

淡马锡的坚守

值得一提的是,与众多减持中资银行的外资战略股东不同,淡马锡是为数不多的、至今坚定投资中资银行股的外资机构。

虽然2011年和2012年淡马锡也曾大幅减持过中行和建行股份,但是在美国银行减持建行、高盛减持工行时,淡马锡成为接盘的主力。

美国银行2011年两次减持建行股份,淡马锡均曾经趁机吸纳。其中2011年11月美国银行减持104亿股建行股份时,淡马锡曾接盘达1/3,增持约37.69亿股,增持后持股比例升至占建行H股的9.42%。

高盛去年4月份、今年5月份减持工行股份时,均曾闪现淡马锡的身影。高盛去年4月份以5.05港元的每股平均价减持工行股份38.58亿股时,淡马锡曾购入35.5亿股。今年5月份高盛减持时淡马锡又购入了2.8亿股。

“不同的外资机构性质不一样、资金来源不同,淡马锡是新加坡主权基金,资金成本低,对收益回报的要求低。即使中资银行难以保持过去的高增长,只要能保持10%左右的稳定增长就能达到此类机构的收益率回报预期。”刘煜辉认为。

目前仍未撤离投资的外资战略股东,包括多次承诺不减持交行的汇丰银行、华夏银行的外资战略股东德意志银行、中信银行的外资战略股东西班牙对外银行等,以及仍在苦苦等待城商行上市开闸的大量城商行外资股东。

去年以来银行业业绩增速放缓的同时还出现了业绩分化的现象,今年一季度在一部分中型银行盈利增速保持超过30%的同时,也有几家中型银行盈利增速低于10%。城商行之间利润增速的分化现象更为突出。去年东莞银行净利润增速为45.39%,成都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则骤降至5.74%。

“未来银行业业绩出现分化应该是趋势。一部分摸到正确方向、更快适应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趋势的银行,与适应能力差的银行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称。事实上,由于城商行上市未开闸而套现较少的未上市城商行外资股东,近年来际遇也逐渐出现分化。

曾经爆发票据案的齐鲁银行和烟台银行,外资战略股东澳洲联邦银行和恒生银行虽未言退出,但短期内难对该笔投资的收益抱较高的期望。

与上市银行的境外战略股东减持较为方便不同,拟上市城商行的外资战略股东仍未盼来上市这一退出渠道,而中资银行股的经营环境、经营业绩面临的不确定性却在不断加大。

“过去数年来城商行的利润增速较高,这些外资股东仅凭分红已获得不少收益,因此这些外资股东并没有那么急切要求退出。”刘煜辉称。

标签: 中资银行 淡马锡

分享到: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