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基金数据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大盘综述 >> 正文

收评:虎年开门不红有玄机!必须注意几个重大变数

2010-2-22 15:27:34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字体:

  

  中美央行双双"收紧" 退出政策大幕开启?

  编者按:2月12日,中国央行出其不意,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接着,2月18日,美联储也突然宣布提高贴现率。在中美央行的政策下,海外股市却大相径庭。其中,美股大涨,而香港恒指却跌破2万点大关,领跌亚太股市。在全球退出政策大幕是否将开启的疑虑中,A股市场节后的走向备受关注,而"春节后股市开门红"这一历年中的大概率事件今年也备受挑战。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今年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一月之遥;而2月18日,美联储突然宣布提高贴现率25个基点,投资者对美联储将提早加息的预期迅速高涨。中美联手收紧流动性,全球退出政策的大幕是否将从此开启?

  回收流动性毋庸置疑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从美国来看,美联储上调贴现率0.25个百分点至0.75%,此举已从2月19日开始起效。这是美联储逾三年来首次调升贴现率,这使得该利率与联邦基准利率之差扩大到0.5个百分点。

  而除了扩大贴现率及基准利率利差,美联储还缩短了一级信用贷款的最长期限。美联储表示,与稍早时间结束的其他一系列非常规信贷计划一样,提高贴现率旨在使得美联储借贷工具进一步正常化,鼓励金融机构在短期流动性需求方面更多倚赖市场而非央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证券首席外汇策略师Alan Ruskin表示,美联储宣布这一举措的时点值得注意,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清楚的信号",即联储的非常规流动性供给已经结束。

  从中国来看,流动性收紧的信号在去年底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得以释放。1年期央票的重启、3月期和1年期央票利率的双双走高以及1月12日早于市场预期宣布的存款准备金率首次上调,使得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意图一览无余。

  今年1月以来,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再次出现井喷之势。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1.39万亿元。在当月监管部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窗口指导等工具的严格控制下,1.39万亿的规模依然处于高位。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在M1超预期大幅增长显示货币流通速度正在迅速加快的情况下,在今年总体物价回升的态势下,预计央行仍将保持紧缩"。

  业内人士预计,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将从银行体系收回近3000亿元流动性。

  政策收紧尚未定论

  流动性的收紧令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变得格外敏感。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联手实施的宽松政策是否开启退出大幕?中国央行和美国央行都给出了明确的解读。

  1月16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公开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仅是央行多种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之一,1月12日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定程度上仍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

  而从美国发出的声音来看,也并未将贴现率的提高作为政策收紧的信号。纽约联储行长William Dudley和亚特兰大联储主席Dennis Lockhart均称,美联储上调贴现率的决定并不暗示将会紧缩货币政策,而只是信贷工具正常化。

  不少人士认为,中美央行的动作,更多的在于释放心理层面的信息,加息不会来得太快。

  "这可以说是美联储退出策略的第一枪,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外汇交易员姚秦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但其实贴现率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利率,影响的是不得已才向美联储申请贷款的金融机构,所以从这点上讲象征意义更大些。"

  退出步伐日渐清晰

  尽管美联储称,提高贴现率并不表示联储对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的看法有任何改变,自然也不标志金融信贷条件收紧,在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仍会将利率维持在超低水平上,但不少人士认为,相对于中国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看,这是更加重大的行动。

  鲁政委指出,美联储调高贴现率,标志着全球"中心国家"的央行开始迈出清晰的退出步伐。在2009年底到2010年初,不少超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陆续到期,联储的退出已在悄然进行。

  而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悉尼出席澳洲央行组织的讨论会时指出,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但仍处于低位。中国必须对目前的形势保持警惕。

  鲁政委认为,无论全球主要国家如何再三强调"过早退出会令前期刺激政策前功尽弃,货币政策仍然维持宽松",但有一点已相当明确:没有哪一个央行还会在继续"放更多的水"。他指出,在前期资产价格的膨胀、实体经济恢复对流动性分流、全球央行的逐步退出三大因素的作用下,全球的流动性高峰已悄然过去。(第一财经日报)

  央行人士称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将加快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仍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流动性将逐步收紧。但纵观全年,由于外需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银根可能"前紧后松"。

  流动性将逐步收紧

  2月12日,央行宣布2010年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人士认为,由于春节后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压力仍非常大,不排除未来两个月内,央行继续上调准备金率。

  春节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春节前四周(1月18日-2月14日),央行连续净投放金额达到6820亿元。而这些现金在春节后多半会回到银行体系。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王庆指出,假期之后这些流动资金需要以某种方式收回。准备金率上调是回笼资金成本最低的方法。

  分析人士测算,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将从银行体系收回2500亿元-3000亿元流动性。由于节后到期资金量巨大和节前净投放因素,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有实质性冲击。

  不过,未来资金面将逐步收紧。此前,央行在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2010年将"合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回归正常态水平"。201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目标为17%,低于2009年的27.7%。这意味着央行将逐步收紧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表示,存款准备金率还存在多大上调空间取决于商业银行超储率水平。一般最低水平需要保持在1%左右。他认为,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频率会加快。央行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末商业银行超储率为3.13%。

  关注出口复苏状况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在提出"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正常态水平"的同时,今年也强调提高政策的灵活性。今年银根可能"前紧后松"。

  国联证券宏观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当前信贷趋紧,但未来可能会因其它经济体二次探底而导致的刺激性经济政策的重启。如果外围经济的二次探底成为现实,将导致出口再度反复,政府必将再度实施刺激性经济政策,放松银根。

  1月份出口数据并不完美,全球其它经济体的二次探底并非不可能。1月进、出口额尽管同比增幅明显,但环比分别下降15.1%、16.3%;与之相对应的是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亦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结合欧美就业反弹乏力、欧洲部分经济体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来看,出口复苏并不稳定。此外,PPI反超CPI补库存因素居多。复苏持续性尚待观察。

  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分析师石磊认为,对于外需来讲,由于基期较低,上半年部分月份出口金额可能同比增长超过30%,但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走强而出现对其它货币的升值以及下半年美国可能再次进入减库存周期,会使得外需回升成为昙花一现,内、外需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出现负向共振,届时货币政策可能在四季度发生方向性逆转。(中国证券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7-2010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