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投资分析 >> 正文

上海167亿国资发起重组总攻 新一轮整体上市启动

2011-2-14 9:35:10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关键词:整体上市 国资委 证监局 上海金融
核心提示:各地国资监管工作会议近期陆续召开,地方国资在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也日渐明晰。在12日举行的2011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指出,2011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在2010年30.5%的基础上提高到

  重组整合动作频频 国企新一轮整体上市启动

  国际分工下,无论是央企,地方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同一问题:怎样应对全新的产业链竞争时代?换句话说,怎样从以往只在制造环节获取零星利润向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产品设计、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零售)攫取利润转型?国有企业面对跨国企业的竞争,整合上市是大势所趋,以中粮为首的一些企业正走向产业链整合阶段。而民营企业无论从政策制度的设置,还是资本规模、技术储备,都还不具备整合基础。民营企业既要提防跨国企业的“明枪暗箭”,又要避免国有企业“一骑绝尘”,究竟该如何是好?

  央企和地方国企的重组及整合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昨日有消息称,2011年各地方政府纷纷将国有资产整合、整体上市作为重头戏,北京、重庆、广东等地均提出了辖区内国有资产整合上市计划。该消息还称,“在央企整合带动下,地方国企也迎来了新的重组潮。”

  央企整合大幕拉开

  央企重组和整合一直都在推进之中,不过,2010年,央企数量并未如当初预计的缩减至100家以内。而去年12月23日,国资委主任王勇再次发出号令:“2011年将鼓励央企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

  事实上,就企业层面而言,不少央企今年已展开行动。1月上旬,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玉芳在和包括《国际金融报》在内的诸多媒体记者交流时曾明确表示,“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完成A+H股整体上市计划。”去年,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将98.44%的总资产和99.45%的营业收入注入了新成立的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之中,这为上市提前作好了准备。

  五矿股份、中国通号等企业的整体上市传闻也不绝于耳。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股份制企业均出现了国新公司的影子,但其占股比例均比较小。此外有消息称,“122家央企中,规模排名靠后的央企及科研院所将成为2011年央企整合的重点。”

  已整体上市的直属央企也在积极安排相关存续资产。“中国中冶一直在关注国资委有关央企重组的言论和举措。”昨日,中国中冶内部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就我们而言,目前公司的存续资产主要有三处——首先是纸业业务,这方面我们已成立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整合;其次是中冶恒通公司,等处理完相关事宜后,我们会将其重新‘装入’上市公司。”

  地方国企不甘落后

  央企在整合上积极前行,地方国企同样不甘落后。1月24日召开的2011重庆全市国资工作会议上,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表示,重庆市国资委积累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推动各类企业通过不同市场和路径上市的成功经验,今年要打一场整体上市的“提速仗”。据介绍,2011年重庆国资委将力推重庆银行、川仪股份等5家企业年内实现上市。

  稍早前,上海市国资委表示,上海国企改革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为“九成以上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另有消息称,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和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则在内部会议上多次表示,“整体上市实际上是目前上海国资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不拘于方式,可以IPO,也可借壳。”

  山西省国资委主任朱晓明则在去年年底对外表示,“整合重组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集中生产要素,形成生产规模,增强国有企业在充分竞争领域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营经营空间受压?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重组被分析人士解读为“产业链整合”和“强强联合”,这在增强其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不免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捏把汗”。毕竟,在部分专家眼中,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事实上受到了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挤压。

  不过,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整合不会压制民营企业,“一方面,从目前格局看,多数民营企业本身就不及央企等,且市场资源本就难以分羹;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有自身的活力和在相关领域上的敏锐嗅觉,在产业链上仍能找到生存空间”。

  事实上,在过去的2010年,民营企业已经有了可喜的成绩。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去年出口总额4812.66亿元,较2005年增长223%。全国工商联日前公布的2010年-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称,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积极挺进国际市场,出现了大型企业主动“走出去”,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局面,民营经济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

  国际金融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0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