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百家争鸣 >> 正文

名博分析及下周操作策略(12.28)

2012-12-28 20:00:37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今天大盘以阳线收盘,这无论对本周来说还是本月来说或是这一波反弹行情来说都是好事,因为今天是本周收盘,下周一是本月和本年收盘,我们可以看到本周收盘是一根突破上周三兵前阻的长阳线,这说明什么?说明大盘已经突破了三兵前阻形态

  玉名:细数收官行情的诸多悬念

  昨儿分析时提到了虽然指数回落但空头并未有任何的反压动作,调整压力来自多头自己。今天指数继续保持强势,尤其是金融和地产继续发力,让指数活跃。本轮行情至今产生了三根大阳线,12.5、12.14、12.25,其中12.14日长阳意义最大,其是趋势上的扭转,让市场从下跌趋势摆脱出来进入到了反弹趋势,所以这根阳线的起点即2080点一线是判断反弹走势是否终结的关键点位,这里不破,指数便安全,而对股民来说可以将其提高到2115点作为预警点位,目前指数距离这里较远,所以安心做个股即可。而12.25日和12.5日相似度很高,即上午在犹豫的情绪下反而可以持续拉升,午后高位横盘,产生怀疑心理;不过这之中也有不同,那就是12.5日午盘后是缩量状态,说明追多资金和场内持股资金都有观望情绪,而12.25日在午盘后放量的,说明场内筹码和场外资金都是松动的状态的,这为后面指数振荡再度埋下了伏笔。

  自A股有史以来,上证年线一共收出了23根K线。从1990年起,连阳的情况出现不少;但连阴的情况却很少见,只有1994~1995年、2001~2002年、2004~2005年的“两连阴”,随后年线均出现了收阳。而“三连阴”的情况,尚未出现,就在市场以为今年要出现的时候,市场出现了绝地反击,通过连续三根标志性长阳(即12.5、12.14、12.25日),直接收复了失地,还有一个交易日,市场年K线依然还是在开盘附近不到1%的位置,这样市场的第一个悬念就出现了,究竟是收阳,还是收阴?如果收阴,金融历史上仅有2个国家出现过股市4连阴,那么很显然A股明年上涨是肯定的;相反,收阳过后,是否会因为12月行情过分透支明年一季度行情,而让市场产生疑虑呢?一切都非常微妙。

  第二个悬念,资金面,低迷许久的A股突然上演大逆转,成交量也从先前低迷的700多亿升至最近的2000亿元,那么这是否说明之前大幅流出A股的资金会回来呢?数据显示,似乎并不是这样,12月前三周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金额分别为67亿元、289亿元和141亿元,而整个四季度合计净流入金额仅为1008亿元。而在2012年9月的最后一周,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金额就净流出了1088亿元,这意味着A股市场整整三个月净流入的资金,还没有9月最后一周流出的多。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是源于一方面,回流的资金很有限;另一方面是最近QFII、社保、大小非都在反弹途中大量减持,这样对冲了不少流入资金,导致市场资金回流现象并不明显。因此后续市场继续保持足够的赚钱效应,才是吸引资金回流的关键。

  第三个悬念,热点之争。玉名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A股短期由周期或权重主导发动上攻,而后向小盘股轮动转换的规律性也较强。回顾A股近十年表现,如2006年后的岁末年初行情,2007年、2009年、2012年的行情,与本轮反弹均有类似之处,先是上证50领涨,且银行股有不俗表现;随后,小盘股开始轮动,最终热点想年报板块靠拢。而今年行情中,银行和地产显然是第一波的主力,随后向次新股、创业板、稀土、环保和新型城镇化概念过度,而短线由于管理层对联创节能的监管,造成了市场游资热点炒作的降低,那么后续是继续依靠大权重,还是依靠中小盘股,成为新的悬念。

  策略上,市场始终处于强势状态,这是必须要明确的,如今市场分歧是采取原有长阳逼空式上行,还是说平台式振荡上行的格局,这是反弹模式的分歧,而非多空分歧。包括市场调整状态中,真正作用的还是多头自身后续增量资金与新热点开展,而非空头。所以不要过多跟随指数涨跌而切换操作,还是要保持耐心,更多地去按照热点扩散效应去做个股,市场强势就会不断地涌现新热点,以及补涨效应,这是股民需牢牢把握的。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