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评 >> 大盘综述 >> 正文

A股收评:谁制造A股过山车走势?市场等待另一预期兑现

2011-7-7 16:28:28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万兵
关键词:A股收评 加息 存贷款基准利率
核心提示:A股收评:谁制造A股过山车走势?市场等待另一预期兑现

  二、今日关注

  央行意外对称加息 紧缩渐近尾声

  7月7日起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升至3.5%和6.56%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真的加了?已经加了?"连着两个问句,从一位受访的分析师口中冒出来,随后电话那头传来了鼠标点击页面的声音,过了一会,"调了0.25,还是符合预期的吧。"他说。

  "刚看到短信,还要回房间去用工具分析对银行的具体影响。"一位正在外地出差的银行业分析师也感到此时加息很突然。

  7月6日央行宣布,自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升至3.5%和6.56%。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加息可能预示着年内紧缩型的货币政策接近尾声。因为,随着供给的增加,我国粮食价格会趋向稳定,下半年的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届时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都会有所改变。

  加息时点虽被市场"料中",然而,央行选择"对称加息"却让分析人士大跌眼镜,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是"非对称加息",一方面减轻负利率状况,一方面不加重实体经济的压力。

  不过,多位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加息反而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小企业"钱荒"问题。因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不是借钱成本的高低问题,而是从银行借不到钱。贷款利率同步上升,可能会压制一部分央企国企的银行贷款,银行或将腾出空间,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由于我国央行宣布加息,国际大宗商品盘中发生波动,美原油连迅速急跌0.9%至95.93美元,不过很快拉升翻红至97.05美元/桶以上。纽约COMEX黄金先小跌0.4%变绿后也是又出现一波快速拉升,上涨超过1%至1528美元/盎司。其中铝、铜、铅等金属商品也是先下跌近1%后再上升。

  欧元对美元波动较大,持续下跌0.8%左右,至北京时间昨晚21点50分,达到1.4319,美元指数则在北京时间昨天下午开始持续上升后又出现了一波小幅拉升,至北京时间昨晚21点50分,美元指数达到75.05。

  顶压加息剑指高通胀

  事实上,央行抗击通胀的目的一直没有改变,在近期甚至得到进一步强调,近日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即表示 "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

  对此多数分析人士都表示认同。

  "CPI在6月、7月都是高点,还是需要依靠利率手段来改善负利率状况。"西部证券宏观分析师刘彦召表示。

  此前,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都曾预测过6月份的CPI可能会在6%甚至更高,而全年的翘尾因素最早在8月份才会得到缓解。

  除了央行对通胀的强调引起加息的预期外,7月5日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隔夜利率大涨近300个基点,敏感的市场或许已经嗅到了加息的味道。

  "隔夜利率大涨,已经说明了加息预期的存在,央行果断的加息实际上可以减少对市场的影响,不折磨市场了。"刘彦召表示。

  "对称加息"欲何为

  此次加息,除活期存款利率不变,五年以上公积金贷款率上调0.2个百分点,其他各档利率都上调0.25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认为,央行没有采取非对称加息,主要目的可能还是为了保护银行

  "一方面,提高定期存款利率不提活期,表明希望资金存入银行,改善负利率状态;二,没有采取市场较为普遍的非对称加息,表明管理层还是在照顾银行的利益,对银行较为有利。"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晓斌表示。

  但令人费解的是,央行此前加息对中长期贷款的利率调整幅度较小,市场解读为一方面减轻企业资金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避免加大地方融资平台的还款压力造成银行的坏账。

  就目前形势而言,这两方面的情况并未发生变化,央行却暂停了这种加息趋势,杜征征认为,加息对当前民间借贷利率水平的边际提升作用减弱,全社会资金借贷成本的上升,有助于回归效率为先。"民间借贷利率高达20%~100%,远超银行借贷利率上限。由于贷款规模的收缩,中小企业贷款难日益突出,也许,资金借贷的可能性远比成本要重要得多。"

  "银行的贷款利率上浮有限制的,央行的着眼点更为宏观,如何使资金合理地流动起来而不是流向本就不缺钱的央企、国企,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对于此次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公积金贷款更加受到刚需的青睐,五年以上基准利率与普通贷款差距达到了2.15%。

  未来货币政策争议

  7月中旬,按惯例将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大经济会议召开,对下半年的政策基调做出调整。

  对于本轮加息周期是否结束,后市的货币政策,市场出现一定分歧,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年内加息将告一段落,另一派观点认为,此次加息属于充分预期内的补加,预计年内还将加息。

  杜征征认为,近期成为货币政策观察期,既看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又看对通胀的正面作用。

  巴克莱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常健认为,鉴于之前的累积效应增加造成银行同业流动资金紧张,以及银监会的严格规定,短期内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有限。"如果通货膨胀在6、7月之后像预期的下降,我们可能会看到在第三季度后期扶持政策,会有一些空间,特别是如果增长放缓的幅度超出预期。而更多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用对汽车行业和公共住房扶持。时机将取决于通胀与增长组合。"

  "存准率针对的是资金流入,如果未来几个月贸易顺差降低,外汇占款降低,不排除存准率有下调的可能。"刘彦召表示。(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日报:本轮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

  在市场普遍预计6月份CPI将再创新高的背景下,加息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也释放出抑通胀仍是当前宏观政策首要目标的信号。

  央行终于扣动了加息的扳机。

  7月6日晚间,央行宣布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自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上升至3.5%和6.56%。

  加息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校正负利率状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在市场普遍预计6月份CPI将再创新高的背景下,加息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也释放出抑通胀仍是当前宏观政策首要目标的信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说。

  加息有利于校正负利率状态。自2010年2月以来,随着CPI走高,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的负利率状态,居民储蓄难以保值增值,纷纷流出银行体系,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6月的最后一周,人们吃惊地发现:银行存款超常规大幅攀升。这既有银行到半年收官'冲时点'的因素,也说明银行体系外的社会资金十分充裕,是负利率加速了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各种理财产品等。加息有助于稳定银行体系资金",巴曙松说。

  加息有利于缩小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距。央行此前调控多采用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资金数量的收紧已内生性地推动资金价格的上扬,加息也是顺应市场利率变化趋势的需要。

  加息还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虽然从总量上看流动性较为充裕,但资金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分布"旱涝不均"。当货币政策主要运用数量型工具而非价格型工具时,争取金融资源能力强的大企业可以在有限的信贷规模中获取更多份额,进一步挤压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空间。"加息可以抑制大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挤出一部分信贷,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减轻其融资压力",巴曙松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加息更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更有利于大企业。"

  选择在看清物价形势后再加息,说明央行的慎重态度及6、7月份通胀压力仍将处于高位

  为什么央行在6月份市场加息预期强烈、频频猜测何时加息时按兵不动,而在7月初却果断亮剑?

  从现在看,6、7月份的物价形势已基本明朗。近期猪肉价格出现反季节上涨,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南方旱涝急转、蔬菜减产使菜价下降趋势受遏制;再加上翘尾因素对6月份的影响达3.8个百分点,为全年最高,这些因素导致6月份CPI将再创新高。"我们预计6月份CPI将高达6.2%。7月份,虽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能对冲一部分价格上涨压力,但由于猪肉价格仍呈上行趋势,预计CPI还将高达6%左右",巴曙松表示。

  专家认为,GDP增速从2010年一季度到2011年一季度依次为11.9%、10.3%、9.6%、9.8%、9.7%,呈温和回落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看清物价形势后再加息,体现了央行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反复权衡、慎重使用价格型工具的态度。而在7月初CPI数据公布前夕加息,也说明6、7月份通胀压力仍将处于高位。

  有专家认为,此次加息后,本轮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

  "我认为,此次加息后,本轮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判断。

  连平认为,下半年,随着农产品价格、经济增速、货币信贷的回调,物价上涨会缺乏动力,加上翘尾影响的减弱,CPI将步入下行趋势,年底可能回落到4%左右;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外汇流入势头不减,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下半年加息的必要性大大下降。

  他表示,分析加息空间,不妨将现在的情况与2007年作一比较。"2007年,我国经济增速高达14.3%,CPI最高的月份超过8%,房价飙升,股市创下6124点的历史纪录。相形之下,现在各项经济指标都低于2007年。2007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最高时加到4.14%,现在已达到3.5%,还能加多少次息呢?"

  记者注意到,最近举行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提供的新闻通稿与上两次例会通稿相比,增加了"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等字眼。"我理解这一提法的意思是:货币政策节奏要放慢,力度要减弱,说明下半年货币政策有可能微调,加息的可能性也因此变小",连平说。

  不过,巴曙松认为,下半年CPI触顶回落后还将在高位盘整一段时间,三季度仍将保持在5%以上。"为了校正负利率,巩固抑通胀成果,央行未来还可能加息1-2次。"

  加息"靴子"落地或有利于股市反弹延续

  "加息这个'靴子'终于落地了,对股市反弹的延续肯定是好事。"听到加息的消息,北京股民小王不但不担心,反而很高兴。他认为,最近市场的流动性逐步改善,是6月下旬以来股市反弹的主要动力。但7月5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突然大幅上升,让市场对加息的预期陡增,这也让股市暂时停下了反弹的脚步。加息的信息明朗后,投资者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这会让反弹走得更远。

  从去年以来的几次加息看,此后股市的中期和短期走势都是有涨有跌,与加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市场人士分析,6月以来公布的各种信息显示,股市的悲观情绪正在缓解,信心逐步恢复,综合各种因素看,股市前几个月的"阴雨天气"已经过去。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刘献军认为,加息并不可怕,影响市场中短期走势的主要是对央行后续是否进行持续加息的预期。

  从当前的国内经济状况看,不同行业、企业间的资金短缺与资金富余并存,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里,货币政策出现方向性的大调整不太可能,而更多地体现为结构性的微调。目前市场中期盼货币政策转向的呼声很高,对此投资者应该有合理预期。

  悲观的投资者则认为,目前的形势完全不具备走出持续性行情的基础。下半年CPI虽有高位回落的可能,但仍然会在一定的高位徘徊,负利率的状况依然会维持,股市资金面的压力也不会得到根本性扭转。前期造成市场下跌的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对股市未来走势也不应过于乐观。

  加息对购房需求的抑制会更为明显,房价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

  加息后,与房贷息息相关的5年期以上基准利率突破了7%的历史心理高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房地产市场走低的情况下,此次加息对楼市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尤其是将进一步影响刚性需求入市购房。

  近期,各大银行纷纷进一步收紧首套房贷。尽管首付比例仍为三成,但购房者很难享受到八五折的优惠利率,大多都要执行基准利率。加息后贷款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以商业贷款100万元、贷款20年计算,如果执行基准利率,加息后每月增加月供149元,二套房执行1.1倍利率,月供增加168元。虽然月供增加的数额并不大,但数次加息的叠加影响将十分明显。相比去年同期加息前,首套房的总还款额增加了十几万元,增加幅度较大。

  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还贷压力增加,将进一步抑制刚性购房需求中的非理性购房者。对于资金比较紧张的购房者而言,暂时租房住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对当前成交低迷,房价明显松动的楼市而言,加息和调控政策的叠加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威力。在严格的限购措施下,目前支持购房者依然入市购房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及货币供应多、缺乏更好的投资渠道。央行二季度储户调查显示,投资方向调查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2.2%,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加息将使房地产投资成本明显上扬,且贷款难度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打压投资需求。

  总体而言,加息对购房需求的抑制会更为明显,在当前市场下行的情况下,房价下降将更为明显。

  根据银行规定,2011年年内的加息对存量房贷的影响大部分要到2012年开始显现。"房奴"要减少利息支出,最简单、最稳健的途径就是提前还贷,尽早归还本金。

  但专家认为,提前还贷要考虑多重因素,如不善于投资其他渠道,每月还款压力较大,近一年内没有大额支出等,在这种情况下手上的余钱不如提前还贷。尤其是如果加息导致还贷额超过月收入的30%,手中又有闲钱的,不妨考虑提前还贷。(人民日报)

分享到: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1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