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基金数据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银行理财 >> 正文

银行生存法则:有心脏病的人 不能去跑马拉松

2009-11-9 13:20:41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字体:

春华秋实。

  2007-2009年的三年,是国内外资银行法人化转制后的“创业期”,不巧的是,就在他们欲大展拳脚之际,国内宏调与金融海啸接踵而至。不过,货币政策从紧到适度宽松,却并未给外资行带来预期的“福音”。相反,受外资银行自身传导机制的原因,其国内子行在机构扩张、网点布局、信贷投放、资产质量等方面均不甚顺利。

  如何走出此种格局,也是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星展中国”)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刘淑英的心头大事。执掌星展中国的近三年时间内,刘淑英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从5家分行、1家支行起步,发展到目前的8家分行、7家支行,建立了遍布中国大陆的战略网点;员工队伍由300多人,扩充到900人;客户也有超过4倍的增长,利润从几千万,增长至几亿元,在集团的利润占比从不足1%,猛到2008年的6%。目前,星展中国不良贷款率维持在2%左右,但不良贷款余额已开始下降。

  近日,在位于上海汇亚大厦28楼的办公室,刘淑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星展她在中国的“创业经历”,并解构了星展银行的亚洲战略。

  这位有着40年银行经验,且大部分职业生涯是在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度过的温婉女行长,对竞争力有另一层理解:“我觉得一家银行的竞争能力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而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星展银行也是如此。如果是一个人,只能做好三五年,这不是银行的竞争能力,而是个人魅力。”

  刘淑英期待星展中国第二个里程牌可以发展得更好。

  信贷投放:外资行一度在观望

  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外资银行的确实在观望。第二季度到现在,情况逐步明朗,也争取在放贷等方面,做到宽松一些。

  《21世纪》:成立法人银行后,你认为,星展中国目前的发展节奏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刘淑英:总体达到要求,尤其在盈利方面。在分行网络方面,我们觉得比预期慢一些。业务方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跑的方向是正确的,发展还可以,但不能说很好。在拥有全面业务牌照的外资法人银行中,我们在华历史相对较短,网络也少一些,但在批发银行业务上,我们的优势更大一些。

  业务和客户的增长情况还不错,现在大概是三年前的四倍。批发、零售的几个板块,都有业务增长。批发业务的增长是在中小企业客户;而零售增长更快。虽然在本地银行看来,都还是很小的规模。但对于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实现的增长,我们是满意的。

  一直以来,我们的宗旨并不是最快,而是最好。做得太快,管理跟不上,问题会不断出现,这就是银行的危机。所以,看起来我们不是最快的,但在整体风险管理上,我们做得比较好。

  《21世纪》:分行网络是否符合你预期目标?

  刘淑英:我们现在有8家分行,其中,东莞分行的验收于近期完成。分行网络比预期慢,我认为有两个因素。其一,开设新的分行,需要一定的审批流程。其二,与外部环境相关,这也是所有的子行都会面临的情况。

  法人化转制后的第一年末,遇到宏观调控。当时,我们内部讨论,分行拓展太快,会否增加压力。跟着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压力相对较小,但不等于我们不用担心没有风险。所以,去年我们也审慎经营。上面两个因素影响到分行网络的布局速度。

  由于金融危机,对于投放后有多少盈利,是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总体来说,目前有7个支行。每个分行,又有一个零售的网络,共有十多个零售网点。

  《21世纪》:今年国内中资银行信贷的增长非常厉害,但外资行相对保守,表面看好像外资行没有抓住机遇,你怎么看?

  刘淑英:机会是一个市场,而市场又要从有无需求来出发。所以,我们看重需求,最重要的需求是在中小企业。大企业资金非常充裕,有问题的是中小企业。他们受到几个冲击,其一,中小企业发展起来后的(行业)内部竞争;其二,进出口受影响,还有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市场需要的资金,最大的需求方是中小企业。大企业也会加快发展,但他们的资金来源较多。

  站在外资行的角度,我们规模较小,当然谨慎一点。无论中国如何变化,我们都认为没事,这是不对的。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外资银行的确是在观望。第二季度到现在,情况逐步明朗,也争取在放贷等方面,做到宽松一些。

  但就支持中小企业来说,即使在去年第四季度,我们也没有说要退出。市场(需求)的确是有的,但也要小心一点,中小企业风险确实高,不良率也会比较高,因为受市场的影响。

  总体来说,市场的规律是来自于客户有真实需求,我们既要追寻市场需求,又要引导理性的风险控制,可以说是稳健的“中庸之道”。稳中求胜才是真正的把握机遇。

  《21世纪》:我们注意到星展中国2008年的不良贷款率从上年末的1%,上升到2%。增加的1%是中小企业的原因吗?

  刘淑英:是。今年第一季度之后,(不良贷款)有所下降。大小企业都有问题,市场突然变化,速度太快。今年中期,不良率还是在2%左右,另外,拨备覆盖率已达到较高的比例。

  《21世纪》:下调贷款额度,是因为你们更谨慎吗?

  刘淑英:我们反应很快,但有机会的时候,不要大幅度去抢。始终中国这么大,星展中国还是一条小鱼,与其在海洋中去抢,不如去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从今年8月份开始,贷款一直在增长。利润也是非常好的,2008年,我们(星展中国)贡献了集团6%的利润;今年由于集团的第三季度也非常好,估计我们的贡献在4%至5%左右。  “不打算卖贷款”

  这是我们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流动性达到银监会的要求,同时又稳定的增长。我们需要争取一种均衡。

  《21世纪》:有说法称,全球金融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星展中国是否应该做得更好?

  刘淑英:应该的。但好与不好,还是比较而言的。在成立子行之前,我们的利润在集团的占比从1%不到,增加到现在的6%,用了3年不到的时间,子行成立是2007年5月份。去年的利润是3亿元多,而且是在竞争加剧,投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实现的。

  《21世纪》:我们看到中资银行,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在抢贷款,三季度以来,又在转让贷款。在新加坡、香港等市场曾经有无这种模式?

  刘淑英:我们不打算卖贷款,因为资本充足,目前资本充足率远超预期。所以,在市场发展好的时候,我们在贷款上有更大的投放能力。但我们也在考虑存款的问题,贷存比是影响我们增长的因素之一。外资行都面临这个问题,目前只有几家达到75%的贷存比要求。在客户成长期,需要的往往是贷款,而不是存款。这是我们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流动性达到银监会的要求,同时又稳定的增长。我们需要争取一种均衡。

  再看金融危机,金融机构的倒闭,告诉我们稳健的增长才是长久之计,但当然也不能太保守,实际上,我们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相对其他银行也是较快的。我们在中国已发展到15个网点,还将继续投资。我们没有停下来,2007年才开始,直至今年,分支行数目也不断增加。考虑到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我们的进度也不算慢。

  《21世纪》:相对于客户存款拓展,债券是一种主动负债工具。近期,汇丰中国、东亚中国在香港市场分别发行了面向机构和零售客户的人民币债券,能够透露一下星展中国的融资策略?

  刘淑英:我们也会做发债的准备。之所以没有在香港发债,因为星展不是香港注册的银行,星展中国不能在香港发行债券;发债可扩大融资的渠道,也可以获得长期的资金保证。

  《21世纪》:会面向零售客户发债吗?

  刘淑英:不会。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应该是国内的银行。规模不会太大,还在试验阶段,规模大概在10亿元到20亿元。一开始用简单的工具,让市场接受。至于发债给零售客户,将来再作考虑。

  《21世纪》:在存款拓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刘淑英:在成立子银行时,我们跟监管部门说过,5年内达到75%的贷存比要求。2007年,我们又全部更换了电脑核心系统。2008年,投入现金管理软件系统,希望把基础打好。2009年中,前期的大部分投资已经做好。当然,策略也要改变,我们做了很多贸易融资的进出口客户,帮助他们管理现金流;还有零售业务。希望在2010年、2011年,经过努力,能达到75%的贷存比目标。不过,个人业务刚起步,目前没有对公存款增长速度快,但是未来个人业务将是存款的主流。  注重贸易融资

  我们注重贸易融资,在东南亚、中东、欧美都有业务,注重整体推动亚洲的贸易。

  《21世纪》:金融危机后,国际大行都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新兴市场。不过,作为一家亚洲银行,星展中国在内地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却大大低于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星展在中国发展策略是否过于保守了?

  刘淑英:是历时太短而不是保守。东亚、汇丰进入中国的历史很长,相对而言,我们近两年才全面起步,所以现阶段很难比较。而且大家的侧重亦有所不同。我们注重贸易融资,在东南亚、中东、欧美都有业务,注重整体推动亚洲的贸易。

  星展在亚洲的地位会越来越强,第一,星展的根在亚洲,对亚洲市场很熟悉;第二,客户在亚洲。正因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较小,所以,要更好的细分市场。星展银行要变成亚洲人的银行,而中国就是我们重要的平台,星展中国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21世纪》:星展集团最主要的业务亮点是什么?

  刘淑英:是在贸易方面。当然,每个地方有所不同,在新加坡市场,地产、船务方面也非常强。所以,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发展这方面的业务;中小企业主要是贸易融资。在香港,贸易方面,我们排在第二、第三左右,包括保理、设备融资、现金管理等,我们的产品很全面。另外,财资市场也是我们的亮点,很多人民币的避险或财富管理产品,都在星展中国的财资市场部生产和管理。

  《21世纪》:会不会是激励机制的问题?外资银行对客户经理的激励够不够?

  刘淑英:我们的激励足够客户经理可以做好业务,但不过火。作为激励机制的一部分,这几年我们做了特别多的培训,我们需要跑,希望在增长中有利润,再可以广泛投资,当然起步时必须有很好的底子。从300人扩充到900名员工,大家如何行动一致,理念文化如何一致,如何看待风险,这些都必须做好培训。我们都下了功夫,准备的功夫都做好,第二个里程碑应该可以发展得更好。员工在这里学习到更深层的知识,这才是好的激励机制。

  《21世纪》:在2006年的时候,大家谈到外资银行法人化转制,都说是狼来了。现在还有这个说法吗?

  刘淑英:不可能的。因为规模太小了,就如蛇吞象,是不可能的。要看到自己的能力在哪里,就如有心脏病的人,不能去跑马拉松。我们在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短处,规模太小、人员配备不够、网络较少。虽然我们在整个星展集团中,增长的比例很快。我们的理念是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X不能做到Y,逼着去做,就会出事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7-2009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