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股票 >> 主力动向 >> 正文

主力最新动向:机构未大举减持 私募守仓待涨

2013-2-25 9:41:42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本文导读==无惧股指大跌融资资金仍以流入为主大宗市场减持前利好不断减持时毫不手软银行股市值缩水4000多亿机构未大举减持调整突如其来私募守仓待涨股市做空策略频出公募基金多头思维或变社保践行抄底宣言

  股市做空策略频出 公募基金多头思维或变

  作为首只明确将“做空”列入基金策略中的公募基金,中欧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的申报获证监会受理,激发了市场对公募基金未来放大“做空”力量的无限想象。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印象永远是强硬的“多头”。无论是大牛市,抑或是大熊市,虽然表达的方式和措辞可能有所不同,但公募基金经理所述的核心观点却只有一个:即看多A股的中长期走势。外人无从知道,众多公募基金经理们心中的“中长期”究竟代表何种含义,但仅从近年来公募基金的操作来看,长期保持相对较高的仓位以及频频变幻持股风格,却将他们一贯的“多头”思维和面对熊市的惶恐无奈表露无遗。

  公募基金经理长期展露的强硬“多头”态度,与现行基金的投资体制有关。在未有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之前,A股市场处于仅能单边做多状态,基金作为A股市场的最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要想获得正收益,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持续做多,加之股票型基金通常都有60%的仓位下限,因此,即便意识到市场处在牛熊的拐点,基金经理也无法有效利用仓位来抵御市场系统性风险。长此以往,基金经理们便形成了偏爱“多头”的惯性,习惯于无论牛熊均保持相对较高的仓位,不注重绝对收益却狂热追逐相对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强硬“多头”的惯性致使在投资理念的塑造中,基金经理们几乎整齐划一地投向了“长期持股”的价值投资方式,意图通过个股来彰显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许多基金经理都曾向记者抱怨,国内公募基金经理身兼“选时”和“选股”双重职责,相较于国外公募基金只集中精力于“选股”,压力过大,导致这个行业长期处于恶性竞争之中。他们指出,在国外,公募基金长期都保持在90%以上的仓位,毋须考虑身处牛市抑或是熊市,而投资者则通过自己对市场形势的判断选择买入或赎回基金,实现“选时”。在许多基金经理们眼里,他们专业能力并不应该体现在对大势的追逐上,而应通过挖掘出可供多年长期持有的高成长价值个股,令自己大放异彩。

  但伴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出现,以及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不断拓宽,公募基金的强硬“多头”态度受到严峻挑战,“做空”策略将无可避免地侵入他们的思维。这一点,在当前基金经理们普遍注重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时,将会体现的更加明显。在个股层面,当出现明显负面新闻抑或是基本面拐点时,市场短期爆发的融券做空力量将会导致股价出现过度下跌,如果依旧秉承简单的“多头”思维,重仓持股的公募基金无疑将遭致重大损失,但如果基金经理愿意及时采用“做空”策略进行风险对冲,则会有效地控制住基金资产净值下跌的风险——此时,“做空”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而在大势选择上,当市场爆发系统性风险时,股票型基金由于最低仓位所限,无法完全规避这种风险,以往,“多头”思维将令基金经理选择硬扛系统性风险的损失,但在股指期货出现之后,基金经理完全可以选择卖出股指期货实现风险对冲,从而大幅度降低投资者的损失。

  不过,尽管添加“做空”策略有助于公募基金控制风险,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却鲜有公募基金经理愿意采用“做空”策略。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基金契约没有明确有关,在中欧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申报之前,尚无基金在契约中明确采用“做空”策略,这制约了基金经理们主动“做空”的动力;另一方面,则是长期以来A股市场“闻空色变”的习惯,使得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众多投资者还不习惯于采用“做空”策略来获取收益,尤其是抱着“长期持有价值股”思维的基金经理,并不愿意将自己陷入“选时”的痛苦之中,对于主动“做空”控制风险并无积极性。除此以外,融资融券的成本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基金“做空”策略的落实。

  需要指出的是,从中欧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出炉可见,虽然“做空”思维并未为基金业普遍接受,但探索的步伐却并没有停止。在A股市场低迷数年之后,投资者对于绝对收益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股基业绩相对排名的热度大幅降温,这将迫使基金经理们未来更注重绝对回报,对于股基基金经理来说,这也就意味着不得不重视“做空”对冲风险的作用。事实上,在这一点,基金专户领域早已远远走在公募业务的前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公募基金中,“做空”与“做多”并存已是常事。

  (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