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期货 >> 能源期货 >> 正文

【卓创资讯】加息的靴子迟迟未落地,铅价后期将何去何从

2010-12-15 17:26:10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  作者:李洪杰
关键词:加息 铅价
核心提示:

国内的商品市场已经伴随股市经历了数周“沉闷期”,因为市场人士普遍等待中国加息靴子的落地,而不少经济学者和机构忙于分析加息的几率。特别是11月经济数据发布日临近,各路分析师就开始参与其中,以至于市场人士大多都认为加息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在周六公布中国经济数据之前的敏感时期,周五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而市场所预期的加息并没有到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出台以后,并没有给一直处于动荡调整的金属走势形成一定的方向指引,而市场对于后期能否加息的观望情绪再度升温。加息的靴子迟迟未落地,铅价后期将何去何从?

上调存款准备金削弱加息预期

就国内而言,当前的通胀并非是经济过热的直接表现,同时央行仅仅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对冲流动性,可能统筹考虑到了外部经济环境及热钱流入等多方面的情况,因此央行本次并没采取加息举措来管理当前高企的通胀及通胀预期。卓创认为,提出的“稳健”将介于紧缩和适度宽松之间,央行在调控上将更注重均衡发展,采用数量型的货币工具将是主要的调控手段。毕竟在经济刚进入平稳运行阶段,尤其是我国还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如果采取加息一类较为严厉的措施难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伤害,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等相对温和的手段则可能更好地实现管理通胀预期和解决流动性过剩的目的,预计未来上调存款准备金将成为常态,而加息的概率和次数都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而言,当前的政策因素应该属于中性偏利好。
外围金属表现强劲,铅价被动拉涨

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金融属性成为伦铜在11月11日刷新历史高点的主要推动因素。随着爱尔兰爆出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恐慌情绪,一系列前期涨幅惊人的活跃商品品种及股指期货价格均进行了大幅回调。在众多活跃的期货品种中,铜价向下调整的幅度最小,仅12.79%,其走势之强劲在本轮下跌中可见一斑。而当价格止跌回稳后,受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裕、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及供应面略有紧张推动,铜价大幅飙升,反弹的幅度也是最大的。在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后,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报复性反弹,外盘市场捷报连连,伦铜再次“君临”9000美元/吨的高位,截至目前为止,伦铜最高涨至9259.8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铜作为大宗商品的其中一种,特别是作为基本金属的领军品种,直接带动了其它金属品种的走高,就铅市而言,伦铅自11月中旬涨至10个月以来的高位后,急剧回落走低,盘中曾一度跌至跌破2200美元/吨,最低跌至2150美元/吨,但在伦铜及其他周边金属强势走高的带动下,12月初,伦铅摆脱前期跌势,触底反弹走高,截至目前最高涨至2472.5美元/吨,涨幅为9.42%。当前情况来看,由于国内货币调控措施弱于预期,短期铜价涨势不改,尽管目前铅价只是被动的拉升,但是在周边金属保持良好的上涨势头的情况下,铅价不可能独善其身,短期内仍然持谨慎看涨的思路。

综述
我们对于金属影响因素的理解是“货币看美国、需求看中国”。货币宽松引发的商品价格重新定价主要源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引导的全球性货币政策走向,通过美元走势和通胀预期推升商品价格,金属市场定价是全球化的,主要还取决于国际市场。而中国对金属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需求方面,只有中国的调控政策最终引发经济增长和商品需求的大幅下滑,才会对金属价格形成真正的打击。而中国以牺牲经济增长的代价来抑制通胀的可能性很小,货币政策的收紧同时伴随着更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保持经济的增速。因此,卓创认为,在美国继续开动印钞机,导致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下,铅价目前的主基调仍是上涨。但是不可置否,近期铅市的基本面仍旧持续疲弱,加之现在步入了金属传统的消费淡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铅价的上涨动力;同时,市场人士对于通胀担忧仍然尚未消散,认为年前仍有加息的可能,市场信心仍显不足,所以说短期内铅价料将跟随其他周边金属缓慢上涨,但是铅自身缺乏利好炒作题材,热钱对其关注度不高,因此其上涨幅度有限。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后期受到来自宏观面突发消息的影响形成的回落调整。不过这些波动只是铅价上行主旋律的中的小插曲,卓创建议投资者近期时刻关注市场内投资者心态以及美元指数的走势,高抛低吸抑制成本与风险。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0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