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房产 >> 地产人物 >> 正文

潘石屹:北京限购令影响巨大 限购政策在现阶段是好政策?

2011-2-17 9:54:04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关键词:潘石屹 房地产市场调控 打压房价 房价调控 房价走势 北京购房
核心提示:2月16日消息,今日北京落实“国八条”房地产调控的“京十五条”细则出台。今日下午,北京市正式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总共十五条内容。

  眼下,新年第一波房地产调控的市场影响正在逐步扩散。市场预期,“新国八条”在春节前的“横空出世”,将对2011年国内楼市形成较大冲击,因为“新国八条”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尽管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政策的严厉性主要体现在限购和限贷的双限令规定上,但笔者认为,“新国八条”中强调个人住房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最为严厉,对2011年国内楼市走向也影响最大,这才是观察2011年国内楼市到底会走向何方的核心所在。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除了房地产税收政策,以往过度优惠的住房信贷政策是导致迄今这一轮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快速飙升的最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拽从银行体系获得贷款分别约为6000多亿元、24600亿元和29000亿元,其中2009年拽贷款中有80%以上是中长期贷款。尽管不能说这项贷款全部都进入了住房市场,但可以说大部分进入了这个市场,加上企业信贷等多方面的资金也入了这个市常因此,尽管2010年颁布的“国十条”是希望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来限制银行资金进入楼市,但由于这一政策存在严重的信贷弹性缺口,导致大量住房信贷从这个弹性缺口中涌流出来。所以,“国十条”出台后,2010年个人住房信贷仍然出现快速增长。

  不过,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在2011年后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方面,货币政策的调整,使得央行在2010年末已经采取不对称的存贷款利率调整,导致5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与中长期以上优惠贷款利率之间出现倒挂,即个人住房优惠贷款利率低于5年期存款利率;另一方面,央行计划启动差别准备金率的动态调整机制,银监会也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业务移回表内,这些政策措施旨在让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回归到常态以及控制住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结果是导致国内一线城市中商业银行纷纷取消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

  试想,如果国内一线城市中商业银行都取消了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其影响将不可低估。因为,一是取消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效应不仅会在一线城市中发酵,而且也会很快蔓延到全国各地,并有望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针对个人住房信贷的一项基本政策;二是尽管“新国八条”中对第一套住房信贷没有增加什么新的规定,但取消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敲能堵装国十条”中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中出现的信贷弹性漏洞;三是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或等于一次性上调利率100个基点,很大程度上将增加购房者的进入成本;四是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对住房投机炒作者也将构成较大冲击。因为,提高第一套住房贷款利率,势必会引发第二套以上住房贷款利率的“水涨船高”,投机炒作者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他们迟疑或不进入楼市,将改变人们对住房市场的预期。而住房市场预期是否发生改变,将决定2011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五是如果取消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在今年能覆盖全国范围,势必会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定价原来住房按揭贷款的合同利率。鉴于今年通胀压力较大、负利率现象突出及可能出现多次不对称加息等情况,这一变化将改变已进入楼市的投机炒作者的市场预期,或导致他们逐步抛售手中住房,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弱化迄今国内房地产市场中延续至今的赚钱效应;六是目前一线城市中部分商业银行取消住房贷款优惠也表明,国内商业银行对住房贷款是优质资源的传统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总之,在笔者看来,取消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将对未来国内楼市产生较大的影响。道理很简单,这意味着银行体系对个人住房信贷的全面收缩,这将有助于遏制当前房价仍在较快上涨的势头,降低由银行体系的信贷无限扩展引发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较大金融风险。从这个角度分析,千万别低估取消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对国内楼市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其 “去房地产泡沫”的净化效应。

  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0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