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银行 >> 央行银监会 >> 正文

交易员亲历二次汇改:央行逐渐把汇率交给市场

2013-7-19 8:14:01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 任何外汇市场的趋势性或短期大幅波动往往都包含着大量信息和内在逻辑。业界人士认为,从重要的行情变化和政策面消息中可以解读出央行对于汇率改革的基本路径和意图。双向波动渐成常态 “由于整个部门要从广州迁往上海,听到‘二次汇改’消息时,

  任何外汇市场的趋势性或短期大幅波动往往都包含着大量信息和内在逻辑。业界人士认为,从重要的行情变化和政策面消息中可以解读出央行对于汇率改革的基本路径和意图。

  双向波动渐成常态

  “由于整个部门要从广州迁往上海,听到‘二次汇改’消息时,正在和一些业内朋友吃告别午餐。其实在这之前的几周交易员们就一直都在猜测新政策就要落地了,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外贸形势还是比较好的。”谈起三年前的二次汇改,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交易主管黄毅依然记忆犹新。

  黄毅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第二天就与同事去单位加班,讨论新政策对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当时市场人士最为紧张的就是担心人民币汇率会像一次汇改时那样“出其不意”一次性大幅升值,这会对银行和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2010年6月21日,二次汇改第一个交易日上午9点多,交易员们都屏息等待央行的中间价信号。当日中间价最终报6.8275,与上周五持平,央行给出了稳定市场的信号。其后,银行间即期市场也延续稳定的交投,报价离上周五收盘仅10个基点左右的差距。

  这也体现了政策面不希望看到人民币延续一次汇改期间单边升值的走势,此后人民币对美元双向波动的趋势明显增强。“在大的升值背景下,市场结束了两年多的平静来到了相对比较波动的环境,市场供需对市场的影响逐渐体现。”某外资银行资深外汇交易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二次汇改以后人民币经历了几次比较明显的盘整,更是在2011年末经历了连续跌停的极端市场行情,市场流动性一度遇到问题。此后央行于2012年4月14日宣布人民币对美元每日即期交易价格较当日中间价波动区间扩大至上下1%的范围。

  “二次汇改后的市场对交易员而言挑战明显加大了。一次汇改前人民币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一天只要平一次头寸即可,甚至今天平和明天平没有什么区别。2005年汇改以后,即使人民币开始了升值的步伐,但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元对人民币基本是每天一条‘阴线’(指收盘价低于开盘价),操作思路也基本明确。二次汇改以后无论是趋势判断还是短期操作,难度都加大了。”黄毅进一步表示。

  不少银行外汇交易员告诉本报记者,随着汇率改革的不断推进,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减弱了,更愿意让市场供需去形成一个汇率均衡点,这也从近年来即期市场价格频繁接近日间波动上下限中可以看出。这也被认为是央行对于逐渐把汇率交给市场的态度体现。

  鼓励避险、打击投机交易

  “2010年11月9日,相信很多人民币外汇交易员都会对这个日子有印象。当日上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发出通知,其中一条规定即是对银行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的头寸余额实行下限管理。”上述外资银行资深交易员向本报记者回忆道,“上午的时候交易员都在消化这个通知,还没有意识到是对结汇的限制。下午时大家才逐渐开始领会政策面的意图,远掉期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波动,一年期远期点数从之前的贴水接近2000点到收盘前贴水500多点,波动了有1000多点,这是非常罕见的。”

  当时的市场背景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释放大量流动性,使得国内面对大量“热钱”流入的风险,且已有大规模套利资金流入的迹象。外汇局在短时间内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外汇流入的政策,尤其是对银行加大了相关监管和控制的力度。

  无独有偶,今年5月份外汇局为了限制人民币跨境套利交易而发布的20号文(《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也对人民币自今年4月初以来的快速上涨行情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上述外资行交易员认为,央行允许人民币升值但排斥投机人民币升值的交易行为。一方面政策面大力推进外汇市场的建设,尤其是建立完善的外汇衍生品市场来为各参与主体提供避险的工具,同时通过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从而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另一方面,在鼓励避险交易的同时央行在套利投机资金对国内进出口和结售汇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干扰到了货币政策的时候,即会通过行政手段,尤其是通过对银行提出限制条件的方式对市场进行监管。

(责任编辑:DF069)

分享到: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3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