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股票 | 基金 | 保险 | 期货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黄金 | 理财 | 信托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行情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期货 >> 能源期货 >> 正文

【卓创资讯】2010年燃料油市场年度数据解读

2011-1-7 16:56:39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  作者:邱广玮
关键词:燃料油
核心提示:

    国内燃料油的消费量和进口量在2006年达到高点后,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广和替代能源的使用,国内燃料油市场对燃料油的消化能力逐渐减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11月份燃料油进口量为2098万吨,较去年同期仍有-4%的微弱降幅。拖累燃料油进口数量下滑的主要源于华南地区地炼用油和电厂用油的减少,而山东地炼深加工和华东地区保税用油需求的增加基本上弥补了这部分燃料油进口量的缺失,致使实际降幅远小于预期。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产量/表观消费量 

进口量/表观消费量

20101-11

1942.4

2098   

906.8

3133.6

62%

67%

20091-11

1660.5

2184.5

748.1

3096.8

53.6%

70.5%

同比

17%

-4%

21.2%

1.2%

8.4%

-3.6%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统计局

新增炼能投产 燃料油对外依存度下降
 
    在国内燃料油需求稳定的情况下,燃料油进口量和国内燃料油产量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国内新增产能投产导致燃料油产量同比上涨17%,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燃料油进口的需求,同时导致2010年国内燃料油的对外依存度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燃料油消费状况主导燃料油进口消长
 
    相比燃料油产量增加对燃料油进口量的抑制,国内燃料油消费状况则是主导燃料油进口消长的主要原因。国内燃料油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华东、华南。山东与华东地区占到全国消费总量的70-80%,华南占15%-18%,其余地区占10%左右。
 
    山东是全国地炼企业最集中,也是产能最大的区域,占到全国地炼总炼油能力的55%,特别是10年新增产能约1000万吨,一次加工能力达6300万吨。由于地炼原料的85%依靠进口燃料油,对进口原料的需求也随之明显增加。海关数据显示,青岛海关的燃料油进口量近两年来持续突破新高,在进口市场上的占有率由2007年的32.44%涨至2010年的50%。
 
    华东地区历来是保税玩家的必争之地,09年4月中国的保税船供油市场解除了地域限制,7月1日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全力开拓船加油市场,致使华东地区的保税油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下,价格更具优势,吸引了众多国际船只来此加油,从而刺激当地保税船供油需求不断上升,燃料油进口量迅猛增加并反超华南,进口份额增加至全国的22%,其中80%用于保税船供油。另一个保税油市场重地是华南地区,随着地炼需求萎缩,2010年进口的燃料油几乎全部用于保税用油。两地保税油需求的增加也带动2010年燃料油出口量暴增20%。
 
油改气进程加快 电厂油版块全军覆没

    随着油改气进程加快,电厂用燃料油在2010年所占燃料油市场份额不足20%。在2010年以前,以华南电厂为代表的烧火用燃料油还占有燃料油市场的一席之地,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广东14家燃机电厂已基本全部实现“油改气”,未改的两家电厂也因受到环保部门管制而停工,至此燃料油电厂版块几乎全面退出燃料油市场,其他如陶瓷、玻璃等工厂还残留了部分以燃料油为燃料的零星用户。

国家政策引导燃料油发展方向
 
    国家政策对燃料油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引性作用。财政部、国税局8月底下发了关于免除加工烯烃类产品的燃料油消费税政策的通知,鼓励炼厂深加工,由此也使得部分民营企业轻装上阵、规模迅速壮大,例如宁波科元凭借重质油制烯烃项目获得免税资格,2010年进口量高达40-45万吨,成为一匹杀入国内燃料油进口商前十的黑马。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11年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分配结果中,燃料油配额总量为1620万吨,较09年增长15%左右,也体现国家对民营燃料油企业的政策性鼓励。
 
    2009至2010年是国内燃料油市场格局急剧蜕变的两年,阵痛过后,我们迎来的是一个仍然充满活力并已然更加成熟稳健的市场。2011年国内燃料油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船用油与炼化版块,后期以山东为首的地炼大军仍是进口直馏油的消费主力,而华东沿海主要港口保税油也成为后期燃料油消费的主要动力,这两大版块乘上国际国内经济稳步复苏的东风,增长势必更为迅猛,甚至有望带动2010年的燃料油进口量转跌为升,进一步凸显中国作为国际能源消费大国的坚挺力量。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文章来源为均为其它媒体的转载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化和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来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请将#改为@)。
3、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网友投稿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题栏目
    全站专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文章列表 | 网站地图 | 征稿启事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Copyright©2006-2010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