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网主办 设为首页
第一金融网
 | 网站首页 | 金融焦点 | 银行 | 基金 | 股票 | 保险 | 期货 | 信托 | 股评 | 港股 | 美股 | 外汇 | 债券 | 理财 | 黄金 | 房产 | 汽车 | 生活 | 娱乐 | 基金数据 | 
您现在的位置: 第一金融网 >> 信托 >> 信托研究 >> 正文
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迅速膨胀 竞争激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30 13:50:23
   保监会近日公布的第一季度养老保险公司业务情况显示,平安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获得的企业年金缴费分别为28.8亿元、11.9亿元、4.9亿元和3.3亿元。年金市场正在续演寿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平安和国寿两家养老险公司渐成对峙之势。

  国寿养老异军突起

  从成立时间来看,2004年12月,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双双获准开业,成为国内第一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2007年1月,国内寿险龙头企业中国人寿旗下国寿养老正式开张营业。2007年5月,由11家中央及上海国有大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长江养老拿到开业批复,涉及上海地区150亿元的企业年金存量;4个月后,第五家专业养老保险机构,泰康养老也在北京宣布开业。

  2007年上半年,太平养老凭借12.3亿元的投资管理资产,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一年不到时间,在所有5家养老险公司中,平安养老的企业年金业务遥遥领先。截止今年一季度,平安养老受托管理资产累计73.4亿元,投资管理资产累计83亿元,两项数据市场占比均超过6成。此外,平安养老今年企业年金缴费28.8亿元,环比增加16亿元。

  现实的年金市场比拼的是公司实力,并不是谁成立的早。虽然太平养老的受托管理资产和投资管理资产仍排名第二,但其市场地位已经受到国寿养老和泰康养老的挤压。今年前3个月,国寿养老的企业年金异军突起,缴费达到11.9亿元,是太平养老同期的2.4倍;同时,泰康养老企业年金缴费也突破3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年金缴费、受托管理资产和投资管理资产,分别对应养老险公司经营年金业务的各项能力,包括业务开拓、受托管理和资金运作。平安和国寿的2007年报,已经充分展示了其在业务开拓和资金运作方面的优势。不论是太平或是泰康,在服务网点和资金运作方面,都缺乏能与之相抗衡的能力。据此,年金市场很有可能再次成为两强的新战场。

  抱团拓展年金市场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采取信托模式,包括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4个管理主体,各个金融机构为取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都在摩拳擦掌。去年,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名单出炉后,银行系企业率先诞生“全牌照”拥有者,包括工商银行、中信银行

  对保险公司来说,凭借多年经营商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丰富经验,首先当然是力争受托人的资格。受托人处于企业年金计划的核心位置,要为委托人制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并负责收取年金缴费及向受益人支付年金待遇。专门养老金公司的出现,使得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方面有了更为专业的优势,并可以充当除托管人以外的所有角色。

  由于没有拿齐企业年金全部经营资格,包括专业养老险公司在内其他年金牌照争夺者,开始寻求更深入的战略合作,以巩固其在年金市场的竞争地位。据悉,国寿与中诚信托、泰康与中行、光大均是通过组合各自手中的年金牌照,实现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企业年金方案。

  日前,平安养老与农业银行联手,采取“3+1”合作模式,承接了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的企业年金。平安养老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平安养老险和中国农业银行合作的不断深入,凭借各自强大的公司实力、运营系统、服务网络等专业优势,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将为企业客户提供更为专业、安全、便捷、完善的企业年金服务,推动企业年金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年金累计总量为1500亿元。去年,上海年金市场规模较2006年增长近5倍,年金签约规模将近3亿元,客户数量也增至70余家。

  年金市场强者恒强

  统计资料表明,到去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0107万人,而同期企业年金缴费职工人数约为1000万人,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还不到5%。可见,企业年金还远不是普惠性保障制度,尚不足以成为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支柱。

  要促进企业年金市场发展,首先需要扩大覆盖面,增加社会成员的养老福利。目前,国内企业年金正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各持照的金融机构都忙于开拓新市场和布置服务网络。平安养老和国寿养老具有“天然”的网络和市场优势,这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较为容易形成滚雪球效应,这样,寿险市场的两强也会成为养老险市场上的两强。

  从业务范围来看,太平养老是唯一一家只经营年金业务的养老险公司,且每一家企业的年金计划都是独一无二的,设立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业务的前期联系和后续服务,保单销售权由总公司掌控。相比之下,平安、国寿和泰康3家养老险公司除经营年金业务外,还经营短期健康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分支机构能够直接推动业务增长。

  目前,国内寿险市场前三甲只有太平洋保险没有成立养老险公司,同样掌握着大量的企业客户,岂会坐视迅速膨胀的年金市场而不顾?预料太平洋保险进军年金市场也只是早晚罢了。
 
第一金融网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第一金融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第一金融网站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已进入品牌化营销
    中信模式创造PE信托高收益神话
    银监会叫停银行担保融资性信托
    信贷资产收益权投资信托产品获认可
    理财风险前移 信托贷款产品突然红火
    4月份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居发行之首
    公益信托:抚慰受灾同胞心灵的制度选择
    国内信托市场一周点评(2008年05月19日-05月24日)
    大力发展REITs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
    私募信托产品再度受宠
    信托贷款类银行理财产品“双层保险”降风险
    一周信托理财产品评述(08年05月05日-08年05月11日)
    REITs之门重启 地产业融资或辟新径
    房地产信托数量激增 REITs破冰在望
    信托发展亟需核心业务
     点击排行:
     “30而立”中国信托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上)
     信托的比较优势与业务创新
     银行业规范理财 信托业是否受伤
     信托私募:盼望在阳光下长大
     投资新宠:信托贷款类人民币理财产品
     信托业:08年季报 历经曲折脱胎换骨
     中国银行混业经营迈出关键一步
     物业信托管理模式的演变
     综合调控形势下房地产信托融资模式的构建
     信托:驶向“蓝海”有多远?
     涉足信托莫忘投资风险
     收益高于A股二级市场 PE开辟致富新战场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市场搏杀
     信托类理财产品扎堆上市
     信托发展亟需核心业务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频 道 精 选
    最 新 推 荐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最 新 文 章
     热点图文

    引入信托投资(REIT)模式:提升廉租房融资水平

    中国私募基金的必由之路

    三条线索揭秘私募操作玄机

    综合调控形势下房地产信托融资模式的构建

    2008年2月集合信托产品统计图表

    Copyright©2007-2008 afinanc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第一金融网 合作电话:13146473155
    制作单位:第一金融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